这首清代诗人沈涛的《周至伯剑》描绘了一把古剑的非凡气质和历史故事。诗中以“陆离古剑”起笔,形象生动地刻画了剑的长度、弯曲以及精致的鱼肠纹饰,暗示其工艺精湛。"酒酣斫地吹一吷",展现了剑主人豪放不羁的性格,而"至伯二字铭其旁"则揭示了剑的独特身份,可能与一位名叫伯的人物有关。
诗人接着赞叹剑主人的品格,称其为"明白"之人,即使岁月流转,剑上的铭文依然清晰可见。"蜚景难藏匣内光",表达了剑的锋芒毕露,不容忽视。"勒名莫认眉间赤"则暗示剑主人的英勇与威严。
诗人进一步探讨了"伯"字的含义,认为它可能与"霸"字相通,暗指剑主人曾是南阳一带的英雄人物。然而,诗人更推崇的是剑的技艺而非显赫的过往,认为它是桃氏家族的杰作,令人赞叹不已。
最后,诗人以北海孙和延陵字的典故,赞美剑的珍贵,并邀请朋友一同欣赏。他们虽身处平凡,但胸中无太多不平之事,只是借酒消愁,享受当下。"星眸截寸空射斗"描绘出剑主人的目光如星辰,"佩犊吾愧渤海守"则表达对剑主人的敬仰。整首诗通过剑的故事,传递出一种淡泊名利、自在洒脱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