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作赋得鲁司寇诗

隐见通荣辱,行藏备卷舒。

避席谈曾子,趋庭诲伯鱼。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鱼]韵

鉴赏

此诗《假作赋得鲁司寇诗》由上官仪在隋末唐初时期所作,虽未直接提及,但其内容蕴含深意,展现了儒家伦理与道德观念的深刻探讨。

首句“隐见通荣辱”,暗示了人生的起伏与世态炎凉,人应当在显隐之间,通达于荣辱之中,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坚定。接着,“行藏备卷舒”则进一步阐述了人在行事与隐退之间的平衡,强调了个人行为与内心世界的和谐统一。

“避席谈曾子”一句,借用了孔子弟子曾参的故事,强调了在社会交往中应遵循的礼仪与道德规范,体现了对先贤智慧的尊崇与传承。“趋庭诲伯鱼”则以孔子教导儿子伯鱼为例,强调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以及长辈对晚辈的正确引导与教育。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引用儒家经典故事,表达了对个人修养、社会道德、家庭责任等方面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古代文人士大夫对于理想人格和社会秩序的追求与向往。

收录诗词(30)

上官仪(隋末唐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宰相、诗人,才女上官婉儿的祖父。早年曾出家为僧,后以进士及第,历任弘文馆直学士、秘书郎、起居郎、秘书少监、太子中舍人。他是初唐著名御用文人,常为皇帝起草诏书,并开创“绮错婉媚”的上官体诗风

  • 字:游韶
  • 籍贯:陕州陕县(今河南三门峡市陕州区)
  • 生卒年:608年-665年

相关古诗词

假作田家诗

有意嫌千石,无心羡九卿。

且悦丘园好,何论冠盖生。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庚]韵

假作美人诗

宋腊何须说,虞姬未足谈。

颊态花翻愧,眉成月倒悬。

形式: 古风

四言曲池酺饮座铭

泾抽冠筝,源开绶花。水随湾曲,树逐风斜。

始攀幽桂,更折疏麻。再欢难遇,聊赏山家。

形式: 四言诗 押[麻]韵

题西天舍眼塔

帝释倾心崇二塔,为怜舍眼满千生。

不因行苦过人表,岂得光流法界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