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东瀼与西瀼,青天对落虹。
远山虚自应,流水曲相通。
石濑征帆过,江皋晚树空。
草堂长好在,寂寞傍丹枫。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幽深的江边景象。诗人以“东瀼与西瀼,青天对落虹”开篇,巧妙地将对称的地理景观与自然界的壮丽景象相结合,营造出一种和谐而壮观的画面。接着,“远山虚自应,流水曲相通”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山水之间的静谧与连通,仿佛山与水之间有着无形的联系,既独立又相互依存。
“石濑征帆过,江皋晚树空”则将视角转向动态与时间的变化,通过“征帆”的移动和“晚树”的空寂,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变换,赋予画面以生动感和时间的维度。最后,“草堂长好在,寂寞傍丹枫”以草堂为点睛之笔,不仅描绘了居住之所的静美,也暗示了诗人的隐逸情怀和对自然的深深眷恋。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时间和空间变化的巧妙处理,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而深沉。
不详
嘉靖三十二年进士。授黄梅知县,擢吏部验封主事。为湖广佥事时,景王赴封地,过岳阳。宦官向地方需索巨款,佯许之,约至蕲黄付款。夜使数百人举火大噪于河边。宦官大惧,解舟去。官至右佥都御史,巡抚宁夏。嘉靖中结诗社于京师,与余曰德、魏裳、汪道昆、张佳胤称后五子。有《绿波楼诗集》、《朔方奏议》
何处蝉声唱,随风过短墙。
却疑弦里出,故傍柳边长。
万物惊秋气,孤城入夕阳。
自怜双白发,对尔惜年光。
归及青春半,芳园二仲来。
月生桐柏水,云断景夷台。
玉笛梅花落,金尊竹叶开。
今宵张仲蔚,为尔剪蒿莱。
傲吏苦侵寻,名园惬素心。
晚风随径曲,秋色入林深。
家酿开桑落,山翁卧竹阴。
柘枝歌正好,小妓莫停斟。
长薄带芳洲,支江绕郡流。
潭烟宛陵夕,山雨敬亭秋。
溜急知湖口,林喧指渡头。
依稀沙渚上,人吏待行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