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春图(其一)

三月江头花满枝,春光物物总宜诗。

杜陵野客犹多兴,不是潜行痛哭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江边繁花似锦的景象,洋溢着浓厚的生机与活力,诗人以“春光物物总宜诗”表达了对眼前美景的深深赞叹和创作的冲动。李东阳作为明代的文学家,其笔下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更蕴含了对生活情感的细腻捕捉。

“三月江头花满枝”,开篇即以“三月”点明时节,“江头”则暗示地点,一幅春意盎然的画面跃然纸上。繁花满枝,不仅色彩斑斓,更是春天生命力的象征,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和心灵上的愉悦。

“春光物物总宜诗”,这一句直接抒发了诗人面对如此美景时的创作欲望。在春天的光辉照耀下,万物皆显生机,每一处景致都仿佛在诉说着自己的故事,激发了诗人想要将其记录下来的冲动。这里的“总宜诗”不仅强调了春天景色的诗意之美,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艺术创作的热情。

“杜陵野客犹多兴,不是潜行痛哭时。”这句诗通过引用杜甫的典故,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内涵。杜甫曾有“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的诗句,而李东阳在此处提到“杜陵野客”,既是对杜甫的致敬,也是对自己心境的一种表达。在这样的春日里,即使是像杜甫这样的“野客”,也能感受到生活的乐趣和创作的喜悦,而不是沉浸在悲伤之中。这表明诗人认为春天不仅是自然界的复苏,也是人心灵的觉醒和情感的释放时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天美景的描绘和对生活情感的细腻捕捉,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以及对生活态度的积极乐观。通过对比杜甫的典故,进一步深化了主题,使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收录诗词(1558)

李东阳(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 字:宾之
  • 号:西涯
  • 籍贯: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
  • 生卒年:1447年-1516年

相关古诗词

游春图(其二)

渚兰汀草乱春愁,病里何心更出游。

独立斜阳溪上望,采芳人在白蘋洲。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题崔甥画卷

谷口长松涧底藤,石桥山路晚登登。

囊琴斗酒来何暮,空负寒斋昨夜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蒸]韵

戴胜

园中少妇把桑归,掩袖低眉半落晖。

羞见山禽头似锦,茧丝缲尽不成衣。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题画

十日雨多不出门,今日出门云雾昏。

扁舟欲往恐无路,何处青山江上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