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州歌头.隋宫吊古

长堤一望,落日破山红。垂柳细,横塘窄,鉴楼空。

旧游踪。

往事全休记,伤人甚,临此地,皆酸鼻,忧心者,更忡忡。

一梦江都,七二珠楼下,别有隋宫。

便乾坤从此,得失有无中。逐鹿屠龙。走西东。

想长施戟,短挥斧,旁抡剑,远推弓。

消魂事,时而始,思无穷。恨千重。

今日平沙外,桥廿四,月朦胧。

黄瓦尽,铜驼没,玉勾壅。

自古吟诗狂客,来悲悼、有动乎衷。

问沧桑人世,何处脱飘蓬。说甚英雄。

形式: 词牌: 六州歌头

鉴赏

这首《六州歌头·隋宫吊古》由清代诗人潘西凤所作,通过对隋宫的追忆与感慨,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兴衰的深刻思考。

开篇“长堤一望,落日破山红”,以壮丽的自然景象为背景,引出对往昔繁华的回忆。接着“垂柳细,横塘窄,鉴楼空”描绘了隋宫的荒凉景象,昔日繁华已成过眼云烟,楼台空荡,只有垂柳依依,横塘狭窄,映照着历史的苍凉。

“旧游踪。往事全休记,伤人甚,临此地,皆酸鼻,忧心者,更忡忡。”诗人通过回忆往昔的游历,表达了对往事的深深怀念和对现状的哀伤之情。无论是酸楚还是忧虑,都难以言表,只能在心中默默感受。

“一梦江都,七二珠楼下,别有隋宫。”江都,即扬州,是隋宫的所在地。诗人将隋宫与江都、七二珠楼联系起来,进一步强调了隋宫的辉煌与今夕的落寞。这里不仅有历史的变迁,更有个人情感的寄托。

“便乾坤从此,得失有无中。逐鹿屠龙。走西东。”这几句诗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无论得失,无论东西南北,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个人的命运如同浮萍,随波逐流。

“想长施戟,短挥斧,旁抡剑,远推弓。”诗人通过描述战争中的武器使用,暗示了历史上的纷争与冲突,以及这些冲突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

“消魂事,时而始,思无穷。恨千重。”诗人感叹历史上的悲剧事件层出不穷,思绪万千,心中充满了对历史的遗憾与反思。

“今日平沙外,桥廿四,月朦胧。”诗人将目光转向当下,描绘了一幅月色朦胧、桥影摇曳的画面,既是对现实的描绘,也是对未来的遐想。

“黄瓦尽,铜驼没,玉勾壅。”黄瓦、铜驼、玉勾,都是古代皇家建筑的象征,如今却已消失不见,只剩下一片荒凉。这不仅是对隋宫的哀悼,也是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感慨。

“自古吟诗狂客,来悲悼、有动乎衷。”诗人引用古人吟诗抒怀,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哀悼,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内心的触动。

“问沧桑人世,何处脱飘蓬。说甚英雄。”诗人最后提出疑问,面对历史的沧桑变化,何处能找到心灵的归宿?英雄人物在历史长河中又留下了怎样的痕迹?

整首诗通过对隋宫的吊古,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沉思考,以及对个人命运与历史变迁之间关系的深刻洞察。语言凝练,情感丰富,富有哲理,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10)

潘西凤(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桃源忆故人.醉后作

酒酣拔剑呼天问。声断都无吾应。多少旧时情性。

一一消磨尽。而今风景伤人甚。冷杀落花村径。

更有夜来憎听。碎雨和清磬。

形式: 词牌: 桃源忆故人

貂裘换酒.重过邗江玉香堂托宿清涟,用检讨韵

桨劈沧波罅。过江村、沿崖籴粟,就盘买鲊。

拖水吴歌歌断处,两岸红灯早射。

已瞥见、扬州关下。

想到鞭帆无限险,比上天、蜀道尤多怕。

人尝似,青猿挂。晚烟寒气霏霏泻。

入江城、登楼极目,迷离难画。

投宿故人黄叶屋,曾向绿杨系马。

今又把、柴扉夜打。

屈指旧游星散久,谢汪伦、千古情深者。

更欲尽,枕堪藉。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貂裘换酒.见梅有忆叠前韵

梅破猩红罅。倚寒窗、乍牵往事,揉如嚼鲊。

曾记何时亭子畔,人艳花光交射。

只立在、月明林下。

重幻罗浮真不易,想荒凉、地面思来怕。

折一朵,鬓边挂。香堪酿酒仙桨泻。

正羁人、萧条旅馆,和香入画。

做到灯残人静后,愁杀丁东铁马。

还閒着、花宫钟打。

我是花神前世我,在花閒、自觉情多者。

石作枕,花为藉。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貂裘换酒.舟中作

离别今番苦。记前朝、桃花林下,叮咛细语。

忍泪低眉含笑立,声则半吞半吐。

今夜里、伊人何处。

偏是新来清梦少,怕咿唔、耳畔吴娘橹。

心憔悴,声凄楚。月明一棹临江渚。

正两岸、人家都静,隆鼕三鼓。

此际推篷回首望,望尽迷离烟树。

剪不断、柔丝千缕。

遥忆江淹曾赋别,便消魂、未必能如许。

天欲晓,愁难去。

形式: 词牌: 贺新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