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温岭

黄山形势南如窝,四十馀里趋丹河。

年年七月八月雨,稻田瀰涨漫风波。

异时都水使者至,东开铁场分水势。

地绵力短功未成,尺一催归卒吞志。

旧画茫茫如弃井,百年遗恨如灰冷。

我来吊古更穷源,并水沿流至温岭。

岭之首尾少低昂,如衡称物锱铢强。

外即大海枕平麓,相去往往寻丈长。

天造地设巧乃尔,胡为弃此而取彼。

兴废成否抑有时,不独今非古皆是。

此来经营烦令君,便有异议争云云。

常情自古惮谋始,岂料疲秦终利秦。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凿温岭》由宋代诗人杨王休所作,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与反思,展现了对古代工程决策的深刻洞察与批判。

诗中首先描绘了黄山的地形与自然景观,接着引入了古代都水使者在该地区开凿铁场、改变水流方向的历史背景。然而,由于地理条件限制和人力物力的不足,工程最终未能成功完成。诗人在描述这一过程时,充满了对历史遗憾的感慨,以及对当时决策者未能充分考虑实际条件的批评。

随后,诗人通过“旧画茫茫如弃井”、“百年遗恨如灰冷”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对过去错误决策的深深惋惜与无奈。他亲自来到现场,探寻历史的根源,沿着水流追溯至温岭,进一步揭示了地形的独特性和其背后蕴含的自然法则。

最后,诗人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天造地设巧乃尔,胡为弃此而取彼?”这不仅是对古代决策者的质疑,也是对所有后世决策者的一次警醒: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存在着微妙而复杂的关系,任何决策都应充分考虑这些因素,避免因一时的短视而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失。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理解与批判,也体现了他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与敬畏,以及对人类活动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向往。

收录诗词(2)

杨王休(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计偕中途寄家大人

戚戚复戚戚,辞亲远行游。

江湖浩无际,山峦郁相稠。

浮云奋南征,所历非故丘。

离禽鲜好音,羁旅多远忧。

古人一日养,不以三牲酬。

胡为功名意,盼断倚门眸。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劝农石头城赋诗

去年出郊春欲半,钟阜林峦青未遍。

今年此日蛰初惊,动地春光满石城。

柳如蹙金梅碾玉,川原高下麦苗绿。

一声布谷已催人,吴侬莫问春迟速。

苍颜老守政无奇,只要我民不苦饥。

奉诏偕行两赤令,职在劝耕无扰之。

鲐背厖眉数十叟,听取吾言醉此酒。

但遣儿郎力南亩,不患三钱无米斗。

米斗三钱大江东,从今更祝八方同。

同见三登太平日,老守不愿万户封。

形式: 古风

浮远堂(其一)

西来江水浮天远,卧看飞鸿入杳冥。

云过有山皆点点,潮回无地不青青。

风光浩荡连淮海,气象高寒近日星。

醉里不禁频极目,敔峰如黛涕先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浮远堂(其二)

已作垂垂雨,相为澹澹阴。

吾徒一笑粲,造物用功深。

跬步西山胜,终年梁甫吟。

年来赏心处,徒得与君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