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詹敦仁所作的《题佛耳山》。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佛耳山的喜爱之情,以及在未能亲眼见到佛耳山真容时内心的愧疚与自责。通过“来偷一日閒”这一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渴望暂时逃离尘世喧嚣的心境。而“不见佛耳面,愧汗不开颜”则直接表达了未能亲见佛耳山的遗憾与自责,这种情感的细腻表达,使得读者能够深刻体会到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追求与敬畏之心。
接下来的“有时见佛耳,与山重往还”两句,则描绘了诗人与佛耳山之间时而相遇、时而远离的复杂情感状态。这种反复的往还,不仅展现了诗人对佛耳山的深厚感情,也暗示了自然与人之间的微妙关系,以及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谦卑。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未能亲见美景的遗憾,以及在自然面前的谦逊态度,体现了唐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独特感悟和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