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四羊图一首

三百维群世不见,乃以四羊为一图。

人言此图出韦偃,不知韦偃有意无。

岩岩参天一古木,下有轻荑满郊绿。

雪髯隐约黑晕中,沙肋微茫笔端足。

昔闻韦侯画马工,杜陵长歌歌古松。

孰知画羊更如此,世间绝艺谁能穷。

蕲春太守好事者,珍藏有此希世画。

嗟予得见双眼明,此一转语久难下。

三羊游戏芳草茵,一羊辄登枯树根。

安得添我作牧人,为公鞭此一败群。

形式: 古风

翻译

在三维空间中无人能识,却以四只羊描绘成一幅图。
人们说这幅图出自韦偃之手,但不知他创作时是否有意如此。
高耸入云的古老大树下,遍地绿草如茵。
在树干的黑色斑点和隐约的雪白胡须中,羊的形象若隐若现。
韦偃擅长画马闻名,杜陵诗人曾赞其画松技艺高超。
谁料他画羊竟如此生动,世间绝妙艺术无人能穷尽。
蕲春太守是个喜好艺术的人,收藏了这幅稀世之作。
我有幸亲眼目睹,对此赞叹不已,但要如何形容却难以言表。
三羊在芳草间嬉戏,一只羊攀上枯树根。
若能让我成为牧人,为这幅画添上我驱赶羊群的一幕该多好。

注释

维群:三维空间。
四羊:画面主题。
韦偃:画家名。
有意无:是否有意为之。
岩岩:高耸的样子。
轻荑:嫩叶。
雪髯:白色的胡须。
沙肋:树干上的纹理。
画马工:画马技艺精湛。
杜陵:地名,与诗人杜甫有关。
绝艺:极高超的艺术。
蕲春太守:地方官员。
希世画:稀世珍品。
双眼明:亲眼所见。
转语:描述或评价的话语。
败群:散乱的羊群。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诗人通过对画中四只羊的细致描述,展现了自己的艺术鉴赏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开篇“三百维群世不见,乃以四羊为一图”表明这幅画是难得的珍品,不仅因为它的稀有,更因其出自名家之手。

诗人提到韦偃,一个唐代著名的书画家,暗示画中的艺术水平不输于韦偃,这在当时是极高的评价。接着,“岩岩参天一古木,下有轻荑满郊绿”描绘了羊群所处的环境,是一片生机勃勃的自然风光。

“雪髯隐约黑晕中,沙肋微茫笔端足”则是对画中羊只细节的刻画,显示出诗人对艺术的深入理解和感受。诗人还提到了韦偃的画马技艺,以及杜甫对古松的歌颂,这都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重要元素。

“孰知画羊更如此,世间绝艺谁能穷”表达了诗人对这幅画的惊叹和赞赏,它不仅是一件艺术品,更是超凡脱俗的技艺。最后,“蕲春太守好事者,珍藏有此希世画。嗟予得见双眼明,此一转语久难下”则是诗人个人对于能够目睹这幅稀世佳作的喜悦和自豪。

整首诗通过对羊图的描述,展现了诗人的文化修养、艺术品味以及内心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205)

王阮(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严陵钓台一首

西都庸庸生祸胎,东都切切绳公台。

平生故人苦畏辱,坐定白云那肯来。

沉几深略满帝腹,且憩先生一双足。

使知天上麒麟儿,不似犬羊甘豢畜。

渭滨老叟不自持,为人人以鹰名之。

岂识桐江一竿竹,依旧秋风鱼正肥。

古来贤者亦避世,往往适逢天地闭。

得如建武亦不恶,又值首阳难降志。

山木阴阴江面寒,此天别在壶中宽。

几曾流出桃花去,宝气自骇人间观。

当时不愿世知己,称到于今却如此。

塞马得失天好还,千驷齐侯不穷理。

形式: 古风

题金山庙一首

事业生扶汉,英灵死芘吴。

明知盖世烈,正速阖门诛。

日月夷黄道,乾坤衍赤符。

空令百世下,叹息用心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六言一首

秋色染成碧水,夜凉瘦落青山。

树头宿鸟归尽,天外行人未还。

形式: 六言诗 押[删]韵

失调名

蹙绣圈金,槃囊密约,未赴意先警。

欲罢还休,临行又怯,倚定画栏痴等。帘风渐冷。

先自虑、春宵不永。

更那堪、斗转星移,尚在有无之境。

绿云满压蝤蛴领。惭愧也、满怀香拥。

此际有谁知证。但楼前明月,窗间花影。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