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山石淙侍宴应制

金舆旦下绿云衢,綵殿晴临碧涧隅。

溪水泠泠杂行漏,山烟片片绕香炉。

仙人六膳调神鼎,玉女三浆捧帝壶。

自惜汾阳纡道驾,无如太室览真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翻译

华丽的马车清晨驶过绿色的街道,彩绘的宫殿在晴朗的天空下俯瞰着碧绿的山涧。
溪水潺潺,伴随着漏壶的滴水声,山间烟雾缭绕在香炉周围。
仙人精心烹饪六种膳食以调养神鼎,玉女捧着珍贵的玉浆献给天帝。
我惋惜自己不能像汾阳王那样从容驾车游览,只能在太室山欣赏这真实的仙境图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仙界的盛宴,通过精致的笔触展现了超凡脱俗的景象和神秘的氛围。金舆在晨光下缓缓行进于绿云间,我们可以想象到一种非凡的仪式感和庄严的气氛。綵殿临水,碧涧隅折,溪水潺潺,山烟缭绕,是一幅动人心魄的山水画卷。

诗中的“仙人六膳调神鼎”、“玉女三浆捧帝壶”,则是对宴会中仙界烹饪和敬酒仪式的描写,透露出一种神仙生活的超脱与美好。这里的“六膳”可能指的是不同种类的菜肴,而“三浆”则暗示了酒水的珍贵和纯净。

最后两句“我自惜汾阳纡道驾,无如太室览真图”,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仙界美景的向往之情,以及无法亲临其境的遗憾。这里“汾阳”、“太室”都是地理名词,通常与嵩山有关,这里的提及增添了一种对于仙境的具体而微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和仙界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追寻神秘境界的深切向往。

收录诗词(154)

沈佺期(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祖籍吴兴(今浙江湖州)。唐代诗人。与宋之问齐名,称“ 沈宋 ”。善属文,尤长七言之作。擢进士第。长安中,累迁通事舍人,预修《三教珠英》,转考功郎给事中。坐交张易之,流驩州。稍迁台州录事参军。神龙中,召见,拜起居郎,修文馆直学士,历中书舍人,太子少詹事。开元初卒

  • 字:云卿
  • 籍贯:相州内黄(今安阳市内黄县)
  • 生卒年:约656 — 约715

相关古诗词

骢马

西北五花骢,来时道向东。

四蹄碧玉片,双眼黄金瞳。

鞍上留明月,嘶间动朔风。

借君驰沛艾,一战取云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横吹曲辞.梅花落

铁骑几时回,金闺怨早梅。

雪中花已落,风暖叶应开。

夕逐新春管,香迎小岁杯。

感时何足贵,书里报轮台。

形式: 乐府曲辞 押[灰]韵

题椰子树

日南椰子树,香袅出风尘。

丛生调木首,圆实槟榔身。

玉房九霄露,碧叶四时春。

不及涂林果,移根随汉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九真山净居寺谒无碍上人

大士生天竺,分身化日南。

人中出烦恼,山下即伽蓝。

小涧香为刹,危峰石作龛。

候禅青鸽乳,窥讲白猿参。

藤爱云间壁,花怜石下潭。

泉行幽供好,林挂浴衣堪。

弟子哀无识,医王惜未谈。

机疑闻不二,蒙昧即朝三。

欲究因缘理,聊宽放弃惭。

超然虎溪夕,双树下虚岚。

形式: 排律 押[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