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酬郑唐老见寄

黄叶归根静不风,回塘雪后正浟溶。

山林有分吾当去,簪绂方兴子未慵。

点检寒荣梅又动,思量暖事李将秾。

桥南水北来还往,露布诗篇不必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翻译

秋叶静静落下归根,池塘雪后水渐渐融化。
山林生活适合我离去,而你仕途正旺未觉疲惫。
梅花在严寒中悄然绽放,李花预示着温暖将至。
桥这边到那边,人们来来往往,无需用文书密封你的诗篇。

注释

黄叶:泛指秋天的落叶。
归根:落叶归根,比喻事物回到原处或自然状态。
静不风:没有风,形容环境宁静。
回塘:指池塘。
浟溶:水流涌动的样子,形容雪后融化的水。
山林有分:指山林的生活与我的命运相符。
簪绂:古代官员的服饰,这里代指仕途。
慵:懒散,疲倦。
点检:检查,观察。
寒荣:寒冷中的花朵,如梅花。
梅又动:梅花开始盛开。
李将秾:李花即将繁盛。
桥南水北:桥的南北两侧,泛指道路。
来还往:来来往往的人流。
露布:公开发布的文告或诗文。
不必封:不需要用文书密封,暗示直接交流。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镈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首句“黄叶归根静不风”生动地描绘出秋天落叶归根的情景,寓意着一种平和安宁的氛围。紧接着,“回塘雪后正浟溶”则是对冬日积雪初融时的描写,展示了季节更迭中自然界的静谧与温润。

“山林有分吾当去”表达了诗人对于远离尘嚣、归隐山林的向往。"簪绂方兴子未慵"中的“簪绂”指的是古代妇女头饰,可能暗示着某种生活状态或情感体验,这里表示诗人的内心世界虽然平静,但仍有一种期待和不安分。

“点检寒荣梅又动”中,“点检”意味着细致地观察,而“寒荣梅”通常指的是在严冬依然绽放的梅花,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思量暖事李将秾"则是诗人对即将到来的春天和温暖生活的期待与憧憬。

最后,“桥南水北来还往”描绘了诗人行走于自然之中,感受着四季更替的无穷变化。"露布诗篇不必封"表达了诗人希望自己的诗作能够如同大自然般开放而又自在地流传,不需要任何束缚。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精细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深邃,以及对于生活和自然界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1136)

张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南宋文学家,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 号:约斋
  • 籍贯: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
  • 生卒年:1153—1221?

相关古诗词

次韵酬唐老见赠

菊边莎处坦平居,危径吾知勉覆车。

争似即时三盏酒,何曾得力半行书。

鱼乡坐占真清矣,蜂户行看亦要如。

过我不疏君始信,向来犹恐压荒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次韵酬喻工部雪中见怀

坐厌增冰地,遥思胜热城。

忘名全道用,远俗养诗情。

枕病怜幽独,心交阻合并。

晴春开径在,自断学渊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次韵酬曾无逸宗教(其二)

地秀溪通邑,山高寺矗云。

望殊惊乍见,景胜厌前闻。

鸡犬人家乐,风烟钓艇纷。

奔程船径过,虽雨未西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次韵酬曾无逸宗教(其一)

自识閒中趣,常嫌闹处行。

湖山真富贵,花鸟小声名。

有客金兰好,贻诗徵角鸣。

相期耐霜露,斯事岂凡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