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闻道潜溪千叶紫,主人不剪要题诗。
欲搜佳句恐春老,试遣七言赊一枝。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作品,题为《王才元舍人许牡丹求诗》。诗中,诗人闻说潜溪的牡丹花开得繁盛,颜色如千叶紫,主人特意不修剪花朵,希望诗人能以此为灵感题写一首诗。诗人担心春天将尽,若不及时捕捉这美丽的瞬间,佳句可能会错过。他决定尝试以七言诗的形式,借花献诗,换取一枝牡丹,表达了对牡丹的喜爱和对创作的期待。整首诗透露出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赏和对文学创作的热情。
不详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露晞风晚别春丛,拂掠残妆可意红。
多病废诗仍止酒,可怜虽在与谁同。
分送香红惜折残,春阴醉起薄罗寒。
不如王谢堂前燕,曾见新妆并倚栏。
南枝北枝春事休,榆钱可穿柳带柔。
定是沈郎作诗瘦,不应春能生许愁。
夕阳尽处望清闲,想见千岩细菊斑。
人得交游是风月,天开图画即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