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慢.春兴

问东君识我,应怪我、鬓将华。

甚破帽蹇驴,清明无酒,寒食无家。

东风绿芜千里,怕登楼归思渺天涯。

烟外一双燕子,雨中半树梨花。日长孤馆小窗纱。

新火试团茶。想明月湾头,家家笋蕨,井井桑麻。

年华不饶倦客,早青梅如豆柳藏鸦。

欲逐梦魂归去,客窗一夜鸣蛙。

形式: 词牌: 木兰花慢

翻译

请问春天的神祇是否认识我,会不会责怪我已两鬓斑白。
如今我戴着破旧的帽子骑着老驴,清明节没有酒喝,寒食节也没有家可回。
东风吹绿了千里荒芜的土地,我害怕登上高楼,思绪会飘向遥远的天边。
烟雾之外有一双燕子,雨中梨花半树,映照在日长的小窗纱上。
新茶用新开的火烘焙,想象着明月湾头,家家户户采摘春笋和蕨菜,种植着整齐的桑麻。
青春不再怜悯疲惫的旅人,早春的梅子像豆粒般大小,柳树上藏着乌鸦。
我想要追随梦境回家,却只能在旅馆的窗户下听到一夜蛙鸣。

注释

东君:春天的神祇。
鬓将华:两鬓斑白。
破帽:破旧的帽子。
寒食:中国传统节日,清明前一天。
归思:思乡之情。
烟外:远处的烟雾之外。
新火:清明时节新取的柴火。
笋蕨:春季的竹笋和蕨菜。
青梅如豆:早春的梅子小得像豆粒。
鸣蛙:夜晚的蛙声。

鉴赏

这首元代词人吴存的《木兰花慢·春兴》描绘了词人对春天的独特感受和思乡之情。开篇“问东君识我,应怪我、鬓将华”以拟人手法,词人向春神询问是否理解自己因岁月流逝而生出的白发之愁。接着,“甚破帽蹇驴,清明无酒,寒食无家”表达了词人在清明寒食这样的传统节日里,身处异乡,生活简朴,无处寄托哀思。

“东风绿芜千里,怕登楼归思渺天涯”通过写春风中的荒芜景色,进一步渲染了词人的思乡之情,登高远眺只会让思乡之情更加遥远。接下来,“烟外一双燕子,雨中半树梨花”借景抒情,燕子成双,梨花雨中,更显词人孤独无依。

“日长孤馆小窗纱”描绘了词人在孤寂的旅舍中度过漫长白天的情景,小窗透进的光线显得格外孤单。词人借此转而描述家乡的景象:“新火试团茶,想明月湾头,家家笋蕨,井井桑麻”,想象着家乡的风俗和田园风光,流露出深深的怀念。

“年华不饶倦客,早青梅如豆柳藏鸦”感叹时光无情,青春不再,青梅已小,柳树上乌鸦栖息,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生活的艰辛。结尾“欲逐梦魂归去,客窗一夜鸣蛙”表达了词人渴望归乡的心愿,但只能在梦中追寻,夜晚听到窗外蛙声,更添离愁。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家乡生活的回忆,展现了词人浓厚的思乡之情和人生的沧桑感。

收录诗词(143)

吴存(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私淑饶鲁之学。部使者劝以仕,不赴。仁宗延祐初,强起为本路学正,改宁国教授。后聘主本省乡试,寻卒。有《程朱传义折衷》、《月湾集》

  • 字:仲退
  • 籍贯:元鄱阳
  • 生卒年:1257—1339

相关古诗词

木兰花慢.清明夜与芳洲话旧

又清明寒食,淡孤馆、郁无憀。

正杜宇催春,桐花送冷,门巷萧条。

芳洲老仙来下,粲黄冠翠?佩琼瑶。

两客清谈未了,三更风雨潇潇。青云妙士早相招。

同泛浙江潮。看眼阅青徐,气横燕赵,天路逍遥。

明年此时何处,定软红道上玉骢骄。

万里江南归梦,青灯还忆今宵。

形式: 词牌: 木兰花慢

水龙吟.寿族父瑞堂其日惊蛰

今朝蛰户初开,一声雷唤苍龙起。

吾宗仙猛,当年乘此,遨游人世。

玉颊银须,胡麻饭饱,九霞觞醉。

爱青青门外,万丝杨柳,都撚作、长生缕。

七十三年閒眼,阅人间、几多兴衰。

酸咸嚼破,如今翻觉,淡中有味。

总把馀年,栽松长竹,种兰培桂。

待与翁、同看上元甲子,太平春霁。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水龙吟.秋水泛舟

陶公三尺渔梭,十年来藓枯尘壁。

无端夜半,风雷入梦,晓痕犹湿。

起唤兰桡,荻花荡漾,粘天晴碧。

望芝云一点,烂银盆里,青螺眼、中堪识。

独倚枕床清啸。看千帆、霎时风力。

孤篷稳系,钓车幔卷,绿杨汀侧。

远树如烟,飞鸥如雪,暮愁如织。

倩何人小拂朱弦,写入一江秋色。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水龙吟.送余干教邓觉非归吴

琵琶亭下春波,滔滔流入三吴去。

东风也似无情,不约木兰舟住。

中有仙翁,苎衫乌帽,笔床谈麈。

道越乡虽好,昨非今是,终不似,归来赋。

想见莓苔三尺,玉琴清、杏梢初雨。

青青衿佩,童参冠伍,徘徊江暮。

我意尤长,公行不顾,一声柔橹。

趁轻风径上蓬莱,顶□去天尺五。

形式: 词牌: 水龙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