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薪行

西山日苦贫,竹木摧为薪。

采薪犹自可,村里虚无人。

弥望春郊绝青草,浑无树枝托飞鸟。

厮养小儿大如天,纷拿路人捶路边。

路人抱头仰空泣,囊中攫去官税钱。

船子望之舍船走,行船那敢出渡口。

东村老媪伏断垣,少妇含涕都不言。

贸贸远来谁氏子,白金深裹衣带里。

徒卒夺之不肯与,奋刃一击路傍死。

萧条百里罕人烟,举目川原倍可怜。

黄昏阴黯鬼火照,清宵但闻猿狖叫。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采薪行》描绘了一幅荒凉凄惨的农村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社会底层人民的悲苦生活。

首句“西山日苦贫,竹木摧为薪”,开篇即点明了环境的艰苦,西山的太阳似乎也因贫穷而感到痛苦,连竹木都枯萎成了烧柴。这不仅描绘了自然环境的恶劣,也暗示了社会环境的凋敝。

接着,“采薪犹自可,村里虚无人”两句,对比鲜明地突出了生活的艰难和村庄的空寂。虽然还能勉强采到柴火,但村里却空无一人,透露出一种荒凉与绝望。

“弥望春郊绝青草,浑无树枝托飞鸟”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荒芜,春天的郊野没有绿草,连鸟儿也无法栖息,形象地表现了大自然的衰败和生命的匮乏。

“厮养小儿大如天,纷拿路人捶路边”描绘了儿童的无助和路人的无奈,他们如同天神般庞大,却只能在路边捶打,象征着社会的不公和弱者的无力。

“路人抱头仰空泣,囊中攫去官税钱”揭示了社会的压迫,路人在官府的逼迫下,只能哭泣,甚至不得不从自己的口袋中掏出官税,反映了底层人民的苦难和对权力的无奈。

“船子望之舍船走,行船那敢出渡口”表现了人们对权力的畏惧,即使是在水上,也不敢轻易行动,体现了社会的恐惧氛围。

“东村老媪伏断垣,少妇含涕都不言”描绘了老人和妇女的悲伤,她们默默承受着生活的重压,没有言语,只有泪水,展现了女性的柔弱和坚韧。

“贸贸远来谁氏子,白金深裹衣带里”描述了一个远方来的少年,他身上包裹着珍贵的白银,可能是为了逃避苦难或是为了生存,体现了社会的不平等和个体的挣扎。

“徒卒夺之不肯与,奋刃一击路傍死”展现了暴力冲突,士兵夺取少年的财物,少年反抗,最终被杀死,揭示了社会矛盾的尖锐和暴力的残酷。

“萧条百里罕人烟,举目川原倍可怜”总结了整个场景的荒凉,百里之内几乎看不到人烟,放眼望去,更加令人同情。

“黄昏阴黯鬼火照,清宵但闻猿狖叫”描绘了夜晚的恐怖,鬼火闪烁,猿猴哀鸣,营造出一种阴森恐怖的氛围,进一步强化了主题的悲凉。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深刻揭示了清朝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生活,以及社会的不公、压迫和暴力冲突,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意义。

收录诗词(4)

静挺(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钱塘怀古(其一)

青丘西郭水连天,庆忌孤坟落照偏。

夜夜海潮飞白马,年年江月度乌鸢。

越王台榭愁荒草,吴苑笙歌泣断烟。

七十二峰零乱后,只今依旧采莲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钱塘怀古(其二)

东浦横连第一桥,御园烟锁晚风飘。

樱桃露重浮金碗,杨柳春深度玉箫。

波涌两湖渔火乱,沙明十里马蹄骄。

伤心华月高楼近,郊外青旗久寂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秋雪庵

秋空一片白云迷,夹岸芦花雪岭齐。

迢递梵王宫阙里,晓钟飞度隔溪西。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过苕帚精舍赠怡中和尚

枫林曳策步犹轻,四顾红黄列锦屏。

香稻穫残分鸟啄,苍松积翠引龙经。

凭阑话古追苕帚,倩壁题诗作砥硎。

爱摘新蔬深款客,不知斜日傍沙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