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戏占

谁家姊妹拜天孙,絮絮通陈乞巧文。

织女只因无巧算,年年直待此黄昏。

形式: 七言绝句

鉴赏

这首诗《七夕戏占》由清代诗人李寄创作,以七夕节为背景,巧妙地将民间乞巧习俗与织女的故事融合在一起,展现出一种轻松诙谐的风格。

首句“谁家姊妹拜天孙”,以“谁家姊妹”开篇,描绘了一幅七夕佳节姐妹们聚集一堂,向天上的牛郎织女祈求心灵手巧的画面,充满了节日的温馨与期待。这里的“天孙”指的是织女星,即牛郎织女中的织女,象征着女性的智慧与美丽。

次句“絮絮通陈乞巧文”,通过“絮絮”二字,形象地表现了姐妹们在七夕之夜的交谈,她们彼此分享着关于如何获得巧手的秘诀和故事,气氛热烈而充满期待。这里的“乞巧文”是指乞求心灵手巧的文字或仪式,是七夕节的传统习俗之一。

第三句“织女只因无巧算”,诗人在这里巧妙地将织女与人间的姐妹们进行对比,指出织女虽然拥有织布的技艺,却因为“无巧算”而无法像人间的女子那样通过乞巧文获得更多的智慧与技巧。这里的“巧算”既指织布的技巧,也暗含了对人间女子智慧的赞美。

最后一句“年年直待此黄昏”,点明了七夕节的特殊意义——每年只有在这天的黄昏时分,织女才会与牛郎相会。这句话不仅强调了七夕节的浪漫与神秘,也暗示了人间女子通过乞巧活动,希望能像织女一样,在一年中特定的时刻得到神灵的眷顾与赐福。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七夕节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姐妹们的聚会场景,以及对织女故事的巧妙引用,展现了诗人对于传统节日文化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同时也表达了对女性智慧与美的赞颂。

收录诗词(232)

李寄(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虎丘

烟霞留过客,日月促乾坤。

今古山如此,登临几换人。

形式: 五言绝句

登君山

乾坤晴日大,千里不曾迷。

白练分江静,青烟剪树齐。

独游全是兴,偶影自无诋。

世路容余窄,山中与鸟栖。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野步黄山隅

萋萋径草绿新齐,怕损春光屐缓提。

潮没小桥何处渡,花开野店有人携。

犬惊怪客争来吠,鸟识幽人自在啼。

两岸垂杨藏钓艇,却疑身入武陵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早入绮山

遥看岚霭连松柏,行口山峦面面开。

曝日鼠缘松树顶,啄冰鸟立涧泉隈。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