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翠轩兴怀

停辙卧南居,敢言谢时辈。

归对幽窗前,小憩依巢翠。

兴来恣佳趣,秋至颇清快。

览此群物情,遂我平生爱。

心同鸥鹭盟,身与渔樵会。

放意麋鹿性,长日懒冠带。

远岫上新月,芳林破苍霭。

岚散碧天青,光摇石潭碎。

缅怀苏门啸,更忆郑生慨。

二隐不可招,高风邈千载。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李震在巢翠轩中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情感。他选择远离尘嚣,静卧于南居,不与世俗之人相争,而是沉浸在自然之中,享受着宁静与自由。

“停辙卧南居,敢言谢时辈。”诗人停下脚步,选择了一处南向的居所,远离尘世的喧嚣,敢于拒绝与世俗之人的交往,展现出他的超脱与独立。

“归对幽窗前,小憩依巢翠。”每当回到这幽静的窗前,他便小憩片刻,倚靠在翠绿的树丛中,享受着大自然的怀抱。

“兴来恣佳趣,秋至颇清快。”无论是兴致勃发时的欢愉,还是秋日带来的清新快意,都让诗人感到无比的满足与自在。

“览此群物情,遂我平生爱。”诗人通过观察周围的一切,感受到了万物的情感,这正是他一生所追求的和谐与共鸣。

“心同鸥鹭盟,身与渔樵会。”他与鸥鹭结盟,与渔樵为友,表达了他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界的深深敬仰。

“放意麋鹿性,长日懒冠带。”他放任自己的心意如同麋鹿般自由,整日里懒于穿戴官服,体现了他对束缚的反感和对自然本性的追求。

“远岫上新月,芳林破苍霭。”远处的山峰之上挂着一轮新月,茂密的树林穿透了厚重的雾霭,展现了夜晚的宁静与美丽。

“岚散碧天青,光摇石潭碎。”山间的云雾散去,天空呈现出一片碧蓝,阳光在清澈的水潭中摇曳,破碎成点点光影。

“缅怀苏门啸,更忆郑生慨。”诗人追忆起古代文人雅士的豪情壮志,更加怀念他们的慷慨激昂。

“二隐不可招,高风邈千载。”两位隐士虽已逝去,但他们的高尚品格却穿越千年,永远激励着后人。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由、和谐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美的热爱。同时,也流露出对古代文人精神的崇敬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收录诗词(15)

李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王武卿

知君脱屣远浮云,牢落天涯寄此生。

万里江湖随旅泊,十年风月付吟情。

丝纶有学惟忧道,献纳无心不用名。

流水桃花春已晚,几时来伴白鸥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寄桂林司训王德安

百事无成多愿违,行藏深愧故人知。

空教杜老愁如织,堪笑刘郎鬓欲丝。

问字有谁能载酒,看花到处谩题诗。

分台御史如相见,为说青衫似旧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月夜过湖

湖光无际月团团,倒浸山河宇宙宽。

舞影鸾窥金母瓮,抱珠龙卧水晶盘。

大姑罗袜江花绣,五老香炉石鼎寒。

过客不知天险处,舵楼吹笛到更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望九华山

江上停舟望九华,水云如障卷晴霞。

松巢白鹤千秋雪,地拥青莲万丈花。

竹杖几时寻旧隐,石田何处觅生涯。

自知素有唐人癖,吟对东风日已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