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山夜宿

谁向招提游,松风半榻收。

灯燃千古暗,法转一轮秋。

云影窗前白,月光枕畔幽。

轮回知孰是,蕉鹿梦悠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在寺庙中静思的场景,充满了禅意与哲理。首句“谁向招提游,松风半榻收”以问句形式引出,仿佛诗人独自一人在寺庙中漫步,感受到松林间微风吹拂,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接下来,“灯燃千古暗,法转一轮秋”两句,通过灯火照亮黑暗,象征着智慧之光穿透无尽的迷茫,法轮转动则寓意佛法的永恒流转,四季更迭。这两句将自然景象与佛教哲学巧妙结合,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不变的真理之间的对比。

“云影窗前白,月光枕畔幽”描绘了夜晚的景色,云影在窗户上投下一片洁白,月光洒在枕边,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邃的意境。这种景象不仅美不胜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最后,“轮回知孰是,蕉鹿梦悠悠”表达了对生命本质和宇宙真理的深思。诗人似乎在思考生死轮回的意义,是否真的存在确定的答案?这句诗以“蕉鹿梦”为喻,源自庄子的寓言故事,意指现实与梦境难以分辨,以此探讨了虚实之间的界限,以及对人生真谛的追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佛法以及生命本质的感悟,语言简洁而富有禅意,引人深思。

收录诗词(3)

李士涟(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再入那山读书

旧客重来古刹林,柏条飞帚拂尘襟。

泻泉风送晴还雨,密树云栖昼亦阴。

迹印苔痕知鹿过,鉴开萍孔识鱼沉。

石床坐久僧归院,更看蒲团与论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题柏

古柏菁葱几度春,风摇小叶学挥云。

携团坐爱深林稳,赢得飞花乱点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珠江感秋

牂牁东汇水连空,惨淡黄云唳晚鸿。

泽国疏烟寒倚棹,城陴哀角暮随风。

千家砧杵秋先断,数点渔灯乱后红。

摇落江湖成底事,几堪萧瑟月明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登白云山绝顶望罗浮

万叠嶙峋紫翠重,长松寂历似秦封。

采芳谁与寻三秀,访古空闻化九龙。

云径寺荒犹驻鹤,春山花发引携筇。

飘然欲御罡风去,四百峰头好寄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