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有感

泾水秦山接混茫,遥看四野静边防。

层云旅雁横秋月,断岭孤猿叫夜霜。

百里荆榛边戍尽,十年戎马塞城荒。

残郊败垒无人迹,磷火荧荧散北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泾水与秦山相连的辽阔景象,边境地区宁静而荒凉。旅雁在秋月下飞翔,哀鸣的孤猿在寒夜中回荡,增添了边塞的寂寥气氛。诗人笔下的百里之内,荆棘丛生,戍楼废弃,显示出战争带来的荒芜。十年的战乱使得边塞之城更加荒凉,连郊野的遗迹也无人问津,只有磷火在北邙闪烁,象征着凄凉和死亡。整体上,这首诗以景寓情,表达了对战乱带来的民生凋敝的深深感慨。

收录诗词(3)

卞三元(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桂林。崇德举人,为内秘书院副理事官。顺治间,授山东登州知府,调江南扬州知府。官至山西按察使、贵州巡抚。康熙间,擢云南总督,加兵部尚书衔。吴三桂叛乱时乞养归旗。工诗,有《公余诗草》

  • 字:月华
  • 籍贯:清初汉军镶红旗
  • 生卒年:1616—1697

相关古诗词

秋暑

暑积秋仍酷,高天大火流。

争传米价涌,况值羽书稠。

露绝蝉声细,云空鸟影愁。

犹闻高会客,终夜醉缠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秋日游沂山观百丈崖瀑布

平明问客路,涧道有余清。

结侣仗轻策,相将沿壑行。

行行近水村,处处叱牛声。

山田高于屋,牛在屋上耕。

冈峦相枕带,峡口片云横。

渡峡风泠泠,恍然如再生。

何物横空下,两岸不能争。

惊波荡峭壁,澎湃势难平。

坐久何袅袅,石濑水回萦。

水在山之岚,霏微移我情。

有僧烟际出,渡水来相迎。

莫漫言归去,少焉山月明。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早朝咏炉烟次同院韵

玉殿晨开静羽旗,遥看烟气上彤墀。

微升宝鼎分行细,直接晴云散缕迟。

旭日乍融光似篆,晓风欲定霭成丝。

清芬想像浮龙衮,仗外千官望自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送王思龄归合肥

长安有客思山桂,挂席秋风潞河汭。

边城一雁正高飞,爽气澄霞雨新霁。

忆昨承恩衣绣衣,太仓充溢鼠雀稀。

六军白粲满区釜,君王玉馔有光辉。

左省高资重廷阙,特简清秩班卿月。

入告我后尽嘉谋,退食委蛇无请谒。

江上云山梦里来,知君肝胆几徘徊。

金樽满酌不辞醉,茫然清兴使人哀。

君不见八公仙去空山色,濡须之水流不息。

功成方可拂衣去,莫到淮南忘蓟北。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