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西岩泉落水容宽,灵物蜿蜒黑处蟠。
松叶正秋琴韵响,菱花初晓镜光寒。
云开星月浮山殿,雨过风雷绕石坛。
仙客不归龙亦去,稻畦长满此池乾。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面,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切感悟和对仙境生活的向往。
“西岩泉落水容宽”一句,以清泉为起笔,从宏阔的视角出发,展示了山间泉水的壮丽景象。紧接着,“灵物蜿蜒黑处蟠”,则是从细部入手,描绘了泉边奇石与苔藓之间的神秘相拥,营造了一种仙境般的氛围。
“松叶正秋琴韵响”透露出诗人对秋季的感受,同时通过“琴韵响”,传达出一种清幽、静谧的情怀。而“菱花初晓镜光寒”则描绘了清晨的宁静与水面上的菱角花映射出的清冷光泽,表现了诗人对早晨自然之美的细腻观察。
“云开星月浮山殿”一句,借由云开露出的星辰和明亮的月牙,与“雨过风雷绕石坛”,则是通过对气象变化的描写,表现了山中天气万千的多变与壮观。诗人以此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亲近自然的精神境界。
最后,“仙客不归龙亦去”和“稻畦长满此池乾”,则是诗人对往事的回忆和对未来的一种期待或许是一种无奈。这里的“龙”象征着仙灵或高尚之物的离去,表达了诗人对于逝去美好时光的留恋,同时“稻畦长满此池乾”,则是在描绘一种丰收的景象,也许寓意着对来者的期待和祝愿。
整首诗通过层次分明、画面感强烈的描述,展现了一个既有宏大气势又充满细腻情感的山水世界。
不详
唐代诗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诗,专攻律体;题材以怀古、田园诗为佳,艺术则以偶对整密、诗律纯熟为特色。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千首湿,杜甫一生愁”评价之。成年后移家京口(今江苏镇江)丁卯涧,以丁卯名其诗集,后人因称“许丁卯”。许诗误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
藤杖叩松关,春溪斸药还。
雨晴巢燕急,波暖浴鸥闲。
倚槛花临水,回舟月照山。
忆归师莫笑,书剑在人间。
西风渺渺月连天,同醉兰舟未十年。
鵩鸟赋成人已没,嘉鱼诗在世空传。
荣枯尽寄浮云外,哀乐犹惊逝水前。
日暮长堤更回首,一声邻笛旧山川。
何年去此地,南浦满凫雏。
云汉知心远,林塘觉思孤。
低飞下晚树,独睡映新蒲。
为尔多归兴,前年在五湖。
箫管筵间列翠蛾,玉杯金液耀金波。
池边雨过飘帷幕,海上风来动绮罗。
颜子巷深青草遍,庾君楼迥碧山多。
甘心不及同年友,卧听行云一曲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