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舟次宜兴有怀》描绘了诗人乘舟在水面上漂泊的情景,表达了对故乡深切的思念之情。首联“一棹朝常暮至宜,萍蓬踪迹本无期”以“一棹”起笔,生动地勾勒出舟行之状,朝发暮至,如同浮萍随波逐流,没有固定的归宿,寓含着诗人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和内心的孤独感。
颔联“太湖东望如彭蠡,阳羡西瞻似武夷”运用对比手法,将太湖与彭蠡、阳羡与武夷山进行类比,展现了诗人眼中所见的壮丽山水,同时也寄托了他对远方家乡的向往和怀念。太湖的广阔与彭蠡的辽远相互映衬,阳羡的秀丽与武夷的雄奇相得益彰,这些景象激发了诗人对家乡山水的回忆。
颈联“柳色才匀莺啭候,芦芽犹短雁归时”细腻地描绘了春日的景色,柳树刚刚抽出嫩绿的新叶,黄莺在枝头欢快地鸣叫,芦苇还很短小,大雁即将南归。这一联通过自然界的细微变化,巧妙地融入了季节更替的意象,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诗人内心的感慨。
尾联“思乡日月愁肠断,消遣惟凭四韵诗”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因思乡之情而愁肠寸断,只能借诗歌来排解心中的忧愁。这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直接表达,也反映了古代文人面对离别与思乡时常用诗歌作为寄托的传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漂泊生活中的孤独与对故乡的深深眷恋,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