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恭尹在明末清初时期的作品,名为《依依图送王础尘之虔州三首(其二)》。诗中充满了离别之情和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首句“去年新柳百篇多”,描绘了去年春天,诗人与友人相聚时,新长出的柳树下写下了许多诗篇的场景,充满了生机与喜悦。这里的“百篇”并非实指,而是夸张的手法,强调了诗作之多,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共度的美好时光。
次句“今日临岐且复歌”,则转而描述了今日分别的情景。诗人与友人即将踏上不同的道路,心中难免有些许伤感,但诗人选择以歌声来表达离别的不舍与祝福,展现了他乐观豁达的一面。
第三句“地隔梅关才一步”,点出了地理上的距离。梅关是中国古代的一处重要关隘,这里用以象征两地之间的阻隔。虽然只是一步之遥,但在实际中却意味着两人将面临长时间的分离,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未来旅程的担忧与关切。
最后一句“水分南北欲如何”,则进一步深化了地理阻隔的主题。水在这里不仅指真实的河流,也象征着不可逾越的界限。诗人在此提出疑问,表达了对友人未来如何跨越这些障碍、适应新环境的关切与期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友情以及面对离别时的复杂心情。诗中既有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有对未来未知挑战的忧虑,体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沉的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