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宿三茅峰二首(其二)

幽琴唤山晓,林端尚微月。

军持汲石泉,漱齿维摩室。

推窗太湖翻,下瞰鼋鼍窟。

泱漭春涛壮,云水互明灭。

湖上七十峰,峰峰带残雪。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时分在三茅峰宿营的情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宁静与壮丽。

首句“幽琴唤山晓”,以“幽琴”象征内心的静谧与深邃,仿佛在黎明前的寂静中,一曲悠扬的琴声唤醒了山峦,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接着,“林端尚微月”描绘了月色未尽,晨光初露的景象,林梢还残留着淡淡的月光,为画面增添了一抹神秘与朦胧感。

“军持汲石泉,漱齿维摩室”两句,诗人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如用军持(一种古代士兵使用的水壶)汲取山间的泉水,以及在维摩室(佛教中的一种修行场所)漱口,展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亲近与内心的纯净追求。

“推窗太湖翻,下瞰鼋鼍窟”则将视角转向更广阔的太湖,推开窗户,湖面波光粼粼,仿佛整个世界都在眼前展开。俯瞰之下,鼋鼍(传说中的水神)的洞穴隐约可见,进一步强化了自然界的神秘与壮阔。

“泱漭春涛壮,云水互明灭”描绘了春潮涌动的壮丽景象,云与水在晨光中时隐时现,形成一幅动态与静态交织的画面,展现出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最后,“湖上七十峰,峰峰带残雪”点明了地点——三茅峰,同时以“峰峰带残雪”描绘了山峰上残留的冬日雪迹,既是对季节更替的暗示,也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和美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内心世界的宁静平和,是一幅充满诗意的自然画卷。

收录诗词(10)

赵继光(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梁溪欸乃歌七首(其一)

周家泰伯宋龟山,道德涵濡惠水间。

一样文明称鼻祖,弦歌声里化荆蛮。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梁溪欸乃歌七首(其二)

右军宅作空王宅,眼底沧桑如是观。

剩有多情永和月,夜深还照墨池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梁溪欸乃歌七首(其三)

望公坞上碧云堆,松吼苍崖石壁开。

不向珠帘看飞瀑,笑人空到此山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梁溪欸乃歌七首(其四)

书香偏和麝香飘,往代豪华说旱桥。

谁是樽前旧词客,满身凉月听吹箫。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