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时

常闻贫贱士之常,嗟尔富者莫相笑。

男儿得路即荣名,邂逅失途成不调。

古人结交而重义,今人结交而重利。

劝人一种种桃李,种亦直须遍天地。

一生不爱嘱人事,嘱即直须为生死。

我亦不羡季伦富,我亦不笑原宪贫。

有财有势即相识,无财无势同路人。

因知世事皆如此,却向东溪卧白云。

形式: 古风

翻译

常听说贫贱是士人的常态,感叹富有的人不要嘲笑他们。
男子一旦有了出路就显赫有名,偶然走错路就会一生不得志。
古人交友看重道义,今人交往却只看利益。
劝告人们广泛种植桃李,种植时就要遍布天地间。
我一生都不爱干涉他人事务,如果干涉,也只是关乎生死。
我不羡慕石崇的富有,也不嘲笑原宪的贫穷。
有了财富和权势就认识彼此,没有这些就只是路人。
因此深知世事都是如此,我选择隐居东溪,伴着白云度过余生。

注释

贫贱:贫穷和低微的地位。
士:读书人。
富者:有钱的人。
相笑:嘲笑。
荣名:显赫的名声。
邂逅:偶然。
失途:走错路。
不调:不得志。
古人:古代的人。
结交:交友。
今人:现代的人。
重利:看重利益。
桃李:比喻培养人才。
遍天地:到处都是。
嘱人事:干涉他人的事情。
为生死:关乎生死。
季伦富:指石崇,历史上有名的富豪。
原宪贫:原宪,贫穷但坚守道义。
相识:认识。
同路人:同行的人。
世事:世间的事。
东溪:东方的小溪。
白云:隐居的生活。

鉴赏

这首诗是一篇深刻的社会现实批判诗,通过对比古今士人交友之道,以及财富地位对人际关系影响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于世态变迁、人心不古的感慨。

"常闻贫贱士之常,嗟尔富者莫相笑。男儿得路即荣名,邂逅失途成不调。" 这两句通过对贫贱士和富者的比较,揭示了社会地位与尊卑的直接关联,表现出诗人对于世俗成功观念的批判。

"古人结交而重义,今人结交而重利。" 这两句直指古代以义为本的交友之道已在当时被金钱利益所取代,是对当下社会风气的深刻嘲讽。

"劝人一种种桃李,种亦直须遍天地。" 这里桃李比喻朋友,而“种亦直须遍天地”则是说要广交朋友,但这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当时人际关系浅薄的无奈。

"一生不爱嘱人事,嘱即直须为生死。"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世间纷争、是非成竹,不愿过多介入的超然态度,同时也透露出一种生死观念上的豁达。

"我亦不羡季伦富,我亦不笑原宪贫。" 诗人在此表明自己对于富贵和贫贱持有平常心,不羡慕富豪,也不嘲笑贫穷,体现了诗人的超脱与宽容。

"有财有势即相识,无财无势同路人。" 这两句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揭露,人们往往因为金钱和权力而结交,这种交情缺乏真诚。

"因知世事皆如此,却向东溪卧白云。" 最后诗人以一种超然物外的心态表达了对世间万象的豁然理解与接受,并选择远离尘嚣,去寻找心灵的宁静。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诗人的个人感悟和社会观察,对当时的社会风气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对于世态的超然与豁达。

收录诗词(499)

孟郊(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汉族,祖籍平昌(今山东临邑东北),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唐代著名诗人。现存诗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元和九年,在阌乡(今河南灵宝)因病去世。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

  • 字:东野
  • 籍贯: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
  • 生卒年:751~814

相关古诗词

伤春

两河春草海水清,十年征战城郭腥。

乱兵杀儿将女去,二月三月花冥冥。

千里无人旋风起,莺啼燕语荒城里。

春色不拣墓傍株,红颜皓色逐春去。

春去春来那得知,今人看花古人墓,令人惆怅山头路。

形式: 古风

再下第

一夕九起嗟,梦短不到家。

两度长安陌,空将泪见花。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列仙文.方诸青童君

大霞霏晨晖,元气无常形。

玄辔飞霄外,八景乘高清。

手把玉皇袂,携我晨中生。

玄庭自嘉会,金书拆华名。

贤女密所妍,相期洛水軿。

形式: 古风

列仙文.安度明

丹霞焕上清,八风鼓太和。

回我神霄辇,遂造岭玉阿。

咄嗟天地外,九围皆我家。

上采白日精,下饮黄月华。

灵观空无中,鹏路无间邪。

顾见魏贤安,浊气伤汝和。

勤研玄中思,道成更相过。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