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山孟秋十三夕家奉准提镜乍发光与儿其振共瞻礼恭赋以纪其事

念发菩提愿,应在夙世工。

兹误落尘网,清饮冰露中。

一室各愿力,辄应如叩钟。

孟秋盂兰前,此际天人通。

瑞相夜现光,将谓发众蒙。

我有先严慈,皆以德淑终。

每感持法谛,哀广冥福功。

愿随五毫彩,永住空界空。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张穆所作,名为《茶山孟秋十三夕家奉准提镜乍发光与儿其振共瞻礼恭赋以纪其事》。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虔诚和对先辈德行的追思。

首句“念发菩提愿,应在夙世工”,诗人表达了自己发自内心的佛门愿望,认为这种愿望在前世就已经种下。接着,“兹误落尘网,清饮冰露中”两句,诗人感叹自己虽有佛心,却误入世俗,只能在心灵深处,如同饮冰露般寻求清净。

“一室各愿力,辄应如叩钟”描绘了诗人所在的房间内,每个人的心愿都如同敲击钟鼓,自然应答,暗示着内心的纯净与共鸣。接下来,“孟秋盂兰前,此际天人通”则点出时间背景,孟秋时节,接近盂兰盆节,此时人与天界的联系更为紧密。

“瑞相夜现光,将谓发众蒙”描述了一种神秘的灵光显现,诗人认为这是上天的启示,能启迪众人。最后,“我有先严慈,皆以德淑终”表达了对先辈的敬仰,他们以德行善终,是后人的榜样。“每感持法谛,哀广冥福功”则是对佛法真理的感悟,以及对冥间功德的哀悼与赞美。

“愿随五毫彩,永住空界空”表达了诗人希望自己的心愿能够如同五彩的光芒,永远存在于虚空的世界之中,寓意着对佛法的永恒追求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佛法的虔诚追求,也有对先辈德行的缅怀,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334)

张穆(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工诗,善画马,能击剑。壮年往来吴中,结交知名之士。后归隐罗浮山。所画山水有生气。年八十余,尚步履如飞。有《铁桥山人稿》

  • 字:穆之
  • 号:铁桥
  • 籍贯:明末清初广东东莞
  • 生卒年:1607—1688以后

相关古诗词

从陈大将军征蛮

羽檄下云中,丛岩鼯鼠躬。

书生弃椽笔,慷慨事雕弓。

幕府屈群策,志士饶如熊。

采旗捲朝露,猎猎飘英风。

扬舲坐箫鼓,恍与江神同。

将军不嗜杀,善胜不在攻。

会见平蛮日,争罗拜令公。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鄱阳舟中寄仲木凯度

矫矫湖上山,岧岧不可攀。

浮云幻其端,飞鸟时往还。

念我平生友,忽忽越河关。

愧此双飞翼,何得同长间。

芦花白茫茫,秋风欲断肠。

遐思终莫致,书成枕中藏。

形式: 古风

西湖上送秋林吴山人

湖上千峰恋客游,此中惟爱白云秋。

从君收拾青山去,墨沈香醪共一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书朱明洞天图

多年谋道罢干时,洞里真人夙有期。

行拂素烟归古洞,一溪寒蕊正离离。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