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岁和元翁重到双涧寺观余兄弟题诗之篇总忘收录病中记忆成此诗

素琴声在时能听,白鸟盟寒久未寻。

眼见野僧垂雪发,养亲原不顾朱金。

开泉浸稻双涧水,煨笋充盘春竹林。

安得一廛吾欲老,君听庄舄病时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黄庭坚在双涧寺的所见所感,以及对生活的深深感慨。首句“素琴声在时能听”表达了诗人对清雅音乐的欣赏,暗示了他追求心灵宁静的生活态度。接着,“白鸟盟寒久未寻”寓言了诗人对旧友的怀念,但长久未得重逢的遗憾。

“眼见野僧垂雪发”描绘了一位年迈的僧人,他的白发如雪,形象地展现了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沧桑。诗人借此表达对亲情的珍视,强调“养亲原不顾朱金”,即养育亲人比追求物质财富更为重要。

“开泉浸稻双涧水,煨笋充盘春竹林”描绘了田园生活的简朴与自然之美,诗人向往这样的生活,希望能在此度过晚年。最后一句“安得一廛吾欲老,君听庄舄病时吟”,诗人借用典故,表达了自己渴望归隐的愿望,以庄舄(战国时楚国大夫)病中吟唱自比,流露出对世事纷扰的厌倦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体现了黄庭坚诗歌的清峭风格,也反映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2359)

黄庭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 字:鲁直
  • 号:山谷道人
  •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 生卒年:1045.8.9-1105.5.24

相关古诗词

去贤斋

争名朝市鱼千里,观道诗书豹一班。

末俗风波尤浩渺,古人廉陛要跻攀。

螗螂怒臂当车辙,鹦鹉能言著锁关。

顾我安知贤者事,松风永日下帘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古风次韵答初和甫二首(其二)

君吟春风花草香,我爱春夜璧月凉。

美人美人隔湘水,其雨其雨怨朝阳。

兰荃盈怀报琼玖,冠缨自洁非沧浪。

道人四十心如水,那得梦为胡蝶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古风次韵答初和甫二首(其一)

饥思河鲤与河鲂,渴思蔗浆玉碗凉。

冬愿纯绵对阴雪,夏愿绉絺度盛阳。

万端作计身愁苦,一事不谐鬓苍浪。

调笑天街吟海燕,藜羹脱粟非公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古渔父

穷秋漫漫蒹葭雨,裋褐休休白发翁。

范子归来思狡兔,吕公何意兆非熊。

渔收亥日妻到市,醉卧水痕船信风。

四海租庸人草草,太平长在碧波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