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忆故人

小楼极望连平楚,帘卷一帆南浦。

试问晚风吹去,狼藉春何处。

相思此路无从数,毕竟天涯几许。

莫听娇莺私语,怨尽梨花雨。

形式: 词牌: 桃源忆故人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词人陈子龙的《桃源忆故人》,描绘了词人在小楼上远眺,看到江面上孤帆南行,引发对远方故人的深深思念。"小楼极望连平楚,帘卷一帆南浦",写出了词人站在小楼上,目光所及之处,江面与天际相连,一叶孤帆在南浦处渐行渐远,画面感强烈。

"试问晚风吹去,狼藉春何处",词人试图借晚风询问春天的踪迹,暗示春天的美景已被吹散,流露出淡淡的离愁和对春光流逝的惋惜。"相思此路无从数,毕竟天涯几许",表达了词人对远方故人的无尽思念,感叹距离遥远,难以计数。

最后两句"莫听娇莺私语,怨尽梨花雨",以莺鸟的鸣叫和梨花雨的落寞,进一步渲染了词人内心的愁绪。莺语似乎在诉说离别之苦,而梨花雨则象征着凄凉的别后情境,使词人的相思之情更加深沉。

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情的内心独白,展现了词人对远方故人的深深怀念和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收录诗词(68)

陈子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初名介,、懋中、人中,、海士、轶符等。汉族。崇祯十年进士,曾任绍兴推官,论功擢兵科给事中,命甫下而明亡。清兵陷南京,他和太湖民众武装组织联络,开展抗清活动,事败后被捕,投水殉国。他是明末重要作家,诗歌成就较高,诗风或悲壮苍凉,充满民族气节;或典雅华丽;或合二种风格于一体。擅长七律、七言歌行、七绝,被公认为“明诗殿军”。亦工词,为婉约词名家、云间词派盟主,被后代众多著名词评家誉为“明代第一词人”

  • 字:卧子
  • 号:大樽
  • 籍贯:南直隶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
  • 生卒年:1608—1647

相关古诗词

醉红妆.咏萤

空庭星露暗香消,冷荧荧,烟外飘。

一帘凉影点清宵,明还灭,弄花梢。

多情飞上翠云翘,倩他照,晚妆娇。

更喜玉纤轻拂下,偏不见,落红绡。

形式: 词牌: 醉红妆

南歌子.秋思

蓬鬓惊堆雪,衰容艳拒霜。

莫持琼管弄清商,吹得万千林叶、一时黄。

谁道春如剪,裁成百样芳。

那知秋色是干将,天外群峰处处、割愁肠。

形式: 词牌: 南歌子

浣溪沙.秋思

小立幽阶数绿苔,鸳鸯未绣怕人催。

深秋帘幕几曾开。

霜叶半随溪鸟去,寒烟独裹暮钟来。

一番消瘦自惊猜。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千秋岁引.丽谯

泽国微茫,海滨寥廓,万堞孤城逼天角。

云外龙车碧树悬,霜前雁字当窗落。

苧城花,秦山月,都萧索。

刺史风流推琴鹤,暇日高吟倚轩阁,酾酒新亭几忘却。

三泖沙明绕郡楼,九峰岚翠扶城郭。

铜壶响,晓更催,宛如昨。

形式: 词牌: 千秋岁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