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刘克庄所作,名为《水调歌头·和西外判宗湖楼韵》。诗中通过描绘山水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往昔岁月的追忆与感怀。
开篇“君看郭西景,浑不减孤山”两句,便设置了一种超脱世俗、独立高远的情境。郭西景指的是郭沫若曾居住的地方,而孤山则象征着一种独特的存在。作者通过这两处景物的对比,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宁静与坚持。
紧接着“飞楼突兀百尺,轮奂侈前观”描绘了一种宏伟壮丽的建筑景象,这里的楼阁不仅高耸,更是富丽堂皇。这种景色在诗人眼中,不仅是一种视觉上的享受,更是心灵上的慰藉。
“绝唱新词寡和,堕泪旧碑无恙”表达了作者对过往美好时光的留恋与怀念。这里的“绝唱新词”指的是独特而又不为人知的诗歌,而“寡和”则意味着这样的佳作难以找到共鸣。同时,诗人面对旧碑流泪,不仅是因为历史的沧桑,更是因为那些记载往事的文字如今已无人问津。
接下来的“往事付惊澜。不见辽鹤返,惟对水鸥闲”则描绘了一种物是人非的情景。诗人将往昔的故事委托给了波涛汹涌的大海,而那些曾经与作者一同飞翔的“辽鹤”(比喻朋友或知音)如今却不再回返,留下的是单独的水鸟在闲适地嬉戏。
“又何必,珠翠盛,管弦欢。唾壶麈尾潇洒,领客上高寒”则是一种对现实生活中的奢华与享乐持批判态度的表达。在这里,“珠翠盛”和“管弦欢”指的是那些繁华而又喧嚣的宴席,而“唾壶麈尾潇洒”则是对这种生活的一种轻蔑。诗人似乎在呼吁人们摒弃这些浮华,去领略更为高远与冷静的境界。
最后,“丞相功存宗庙,祭酒义兼家国,世事尚相关。风月寓意耳,莫作晋人看”则是诗人的一个深刻反思。他提到丞相(即宰相)的功绩被记录在宗庙中,而他们的祭祀之酒不仅象征着对家庭的忠诚,也包含了对国家的责任。这里,“世事尚相关”表明这些历史遗留至今仍与现实世界紧密相连。而“风月寓意耳,莫作晋人看”则是在告诫读者要用心去体会诗中的深意,不应像晋代那些只知其表面的读者那样浅尝辄止。
总的来说,这首《水调歌头》通过对自然美景和历史遗迹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复杂,以及他对于过往记忆、现实生活和个人理想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