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听琴图寄天锡

幽斋落日晚,援琴写我烦。

弦疏不成调,但有古意存。

一弦三叹息,自谓和者难。

自从别君来,山高水潺湲。

众好谐莫送,置之不复弹。

曲看画中人,颇与吾意关。

题诗寄远道,慰此平生欢。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独自在幽静的书房中弹奏古琴的情景,表达了内心的烦忧与对远方友人的思念。诗中通过“援琴写我烦”一句,直接点明了诗人借弹琴抒发内心情感的主题。接着,“弦疏不成调,但有古意存”,既是对琴声的描述,也隐喻了诗人情感的复杂与深沉,即使琴弦间断,却依然能感受到那份古老而深邃的情感。

“一弦三叹息,自谓和者难”,诗人感叹于找到共鸣的困难,仿佛在说,即便是在这寂静的夜晚,也只有古琴能理解他的心声。随后,“自从别君来,山高水潺湲”,诗人通过自然界的景象,进一步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山高水长,象征着距离的遥远,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

“众好谐莫送,置之不复弹”,诗人似乎在说,尽管有许多美好的事物可以相伴,但他更愿意选择独自弹琴,以此寄托自己的情感。最后,“曲看画中人,颇与吾意关”,诗人将自己与画中人物联系起来,寻找共鸣,这种自我投射的方式,展现了他对艺术与情感的深刻理解。

“题诗寄远道,慰此平生欢”,诗人通过题诗的方式,将自己的情感传递给远方的朋友,以此来慰藉彼此的孤独与欢乐。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弹琴、自然景观以及艺术创作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对友情的珍视。

收录诗词(1558)

李东阳(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 字:宾之
  • 号:西涯
  • 籍贯: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
  • 生卒年:1447年-1516年

相关古诗词

送钱先生致仕得臆字

成化己亥冬,公来自南国。

维时龙兴节,奉表宸旒侧。

入朝未浃辰,具疏写衷臆。

臣年七十二,须发不复黑。

乞身谢圭组,归老东南域。

愿为南极星,中夜常拱北。

时当太平世,圣寿千万亿。

臣虽在畎亩,永荷陛下德。

圣皇眷耆旧,曰汝予辅翊。

古称老成人,岂独赖膂力。

吾当奖休退,卿意诚悃愊。

加官号冢宰,名位班九棘。

貤封及三世,兹典尤绝特。

公章再入省,请解尚书职。

臣方避华要,而敢蒙显陟。

王言重丁宁,公意增感刻。

愿书归荣字,堂扁揭华织。

昭代垂宪章,乡人有矜式。

公卿睹盛事,道路眼为拭。

江山佳丽地,从此生颜色。

公夙梁栋资,先朝手亲植。

文章夷夏满,姓字儿童识。

帝惜汉冯唐,天留宋苏轼。

出入四十年,终焉布衣极。

云鹏忽税驾,敛彼高飞翼。

仕路岂不多,屈指难再得。

菲材出门下,久此玷榱杙。

再拜送公归,临风远相忆。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夜饮王世赏饯别乃兄婺源丞中宣得小字

高堂粲华灯,移席散清醥。

天寒群鹊飞,月出众星眇。

我马东南来,风鬉疾于鸟。

群公各登坛,白战已先佻。

吹竽终滥齐,会食惭后赵。

王君簪缨家,世远风流绍。

文章醉乡后,意气云台表。

仲氏方向庸,丞哉未为小。

贤劳念驱驰,及此公事了。

南都山水丽,晚岁冰霜少。

诗肠正百结,况复离心绕。

留连感中夜,明发待清晓。

江天渺思君,但见孤鸿矫。

形式: 古风 押[筱]韵

除日追和坡诗三首(其一)馈岁

官曹接居邻,欣戚每相佐。

古人重交际,末路颇近贺。

箱盈綵缯积,豢出豚羊大。

晨阍已将迎,夜仆不得卧。

侯门仓廪溢,委藉纷四座。

宁知贫家食,不自供甑磨。

礼岂使之然,盛极乃为过。

千载东坡翁,诗成几人和。

形式: 古风 押[个]韵

除日追和坡诗三首(其二)别岁

暮闻岁将别,去矣不复迟。

呼酒持饯之,可饯不可追。

岁来莽何从,岁去茫无涯。

但恐慷慨颜,不如年少时。

谁谓岁去留,不与我瘠肥。

聊同騃竖喜,勿学痴翁悲。

岁去固莫留,岁至亦莫辞。

回看故吾在,努力幸未衰。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