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古台百尺生野蒿,昔谁筑此当涂高。
上有三千金步摇,满陵寒柏围凤绡。
西飞燕子东伯劳,尘间泉下路迢迢。
龙帐银筝紫檀槽,怨入漳河翻夜涛。
人生过眼草上露,白骨何由见歌舞。
独不念汉家长陵一抔土,玉柙珠襦锁秋雨。
这首元代诗人陈孚的《铜雀台》描绘了一座古老的高台如今荒凉的景象,台上的野蒿生长,暗示了昔日繁华已逝。诗人想象台上曾有华丽的装饰,如三千金步摇和凤绡围绕的寒柏,以及龙帐银筝的音乐声,然而这些都已被历史淹没,只剩漳河水在夜晚翻腾着哀怨。
诗人感慨人生短暂,如同草上露水转瞬即逝,而那些曾经歌舞升平的人们,连白骨也无法再欣赏这一切。他以汉代长陵为例,暗示即使帝王陵墓也难逃岁月侵蚀,最终只留下一抔黄土和秋天的雨打湿的玉柙珠襦。整首诗寓言深刻,表达了对历史沧桑和人生无常的沉思。
不详
至元年间,上《大一统赋》,后讲学于河南上蔡书院,为山长,曾任国史院编修、礼部郎中,官至天台路总管府治中。诗文不事雕琢,纪行诗多描摹风土人情,七言古体诗最出色,著有《观光集》、《交州集》等
偶逐征鸿过邺城,谯楼鼓角晚连营。
雨垂魏武分香泪,水涌周文演易声。
林虑山高秋霭湿,汤阴里近夜灯明。
谁人得似韩忠献,乡社犹誇昼锦荣。
若有人兮羑里。玄端兮玉几。昔炮烙兮将累以死。
今閟宫兮百世纪。望糟丘兮朝歌。
彼罔有悛兮柰何。横流污兮滂沱。
河有龙兮洛有龟。藐余繇兮明夷。
人弗问兮上帝临之。帝独□兮漳之渚。
水曾波兮神灵雨。已矣乎文不在兹兮使我心苦。
联镳下淇澳,烟淡草纷纷。
绿竹已秋色,白旄空暮云。
残阳孟津渡,落叶比干坟。
尚想鹰扬叟,当年此策勋。
卫国多君子,郊原景尚雄。
舟行淇水上,人在邶风中。
酒不荒商邑,琴犹记楚宫。
孟津在何处,无语对征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