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易帅遂得尽游郡斋

郡吏东征迓衮衣,不知郡圃掩芳扉。

樱桃熟处香山识,杨柳栽时靖节归。

壁帖嵌尘钟鼎碎,楼歌压市管弦飞。

庐山面目清如此,几客登临几夕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郡里的官员向东出征迎接贵客,不知道郡中的花园已关闭。
在樱桃成熟的香山之地,我辨认出你的踪迹;当杨柳新栽时,你却已归隐靖节田园。
墙壁上的字迹被尘土覆盖,古老的钟鼎已破碎;楼上传来的歌声压过了市场的喧嚣乐声。
庐山的景色如此清新,有多少客人登临过,又在多少夕阳下离去。

注释

郡吏:郡里的官员。
迓:迎接。
衮衣:贵客的华丽服装。
郡圃:郡中的花园。
芳扉:花园的门。
樱桃熟:樱桃成熟的季节。
香山:地名,可能象征美好的地方。
靖节:陶渊明的别号,这里代指隐居生活。
壁帖:墙壁上的题字或书法。
嵌尘:积满灰尘。
钟鼎:古代的铜器,常用来象征古代或贵重的事物。
楼歌:楼上传来的歌声。
压市:超过市场的声音。
庐山:著名的风景名胜区。
面目:景色。
清:清新。
几客:多少客人。
登临:登山游览。
几夕晖:多少次夕阳。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董嗣杲所作的《九江易帅遂得尽游郡斋》。诗中描绘了郡守更换之际,诗人得以游览郡斋的场景。首句“郡吏东征迓衮衣”写出了迎接新任官员的仪式,暗示了官场更迭;“不知郡圃掩芳扉”则隐含着对前任的怀念和对新环境的好奇。

接下来,“樱桃熟处香山识,杨柳栽时靖节归”通过樱桃和杨柳的意象,既展示了季节的变迁,也借用了陶渊明(靖节先生)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壁帖嵌尘钟鼎碎,楼歌压市管弦飞”两句,通过描绘壁上的字迹因岁月而模糊,以及楼上传来的歌声盖过市井的喧嚣,展现了郡斋的静谧与历史的沉淀。

最后,“庐山面目清如此,几客登临几夕晖”以庐山的清秀景色作结,暗示了诗人在此地的游历中感受到的宁静与自然之美,以及时间在登临者间的流逝。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郡斋的风貌,融合了人事变迁、自然景观和历史感,体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独特见解和个人情感的抒发。

收录诗词(682)

董嗣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九里松

开元刺史擅清风,九里亲栽夹道松。

屋顶自生涛浪势,根头谁觅茯苓踪。

行春桥掩云千态,一字门封翠几重。

人讶金填吴说笔,不知此笔遇高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入东林寺

晴向过溪亭下留,拂碑慨想晋时流。

云生古树茑萝雨,风捲脩廊松竹秋。

登阁冷知山扑面,照池凉觉水澄眸。

捻香礼遍远公墓,僧舍乞茶谈赵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入庐山

断陇横溪出酒旗,乘疲小憩晚阴时。

幽林合翠痕痕净,远瀑飞琼派派奇。

水迥起风传鹳垤,村荒入夕见鸡埘。

竹间谁拂农家壁,觅写如今夜醉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入庐山感兴

古翠深中拥紫烟,幽行先酌石溪泉。

未能耕野安愚分,且乐游山趁壮年。

五色在前难障碍,连镳来此可留连。

杏花林里閒风月,况有宗人演地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