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庙貌空山里,垣颓入径斜。
尚应名竹素,不复祭牲豭。
木暗鸮呼鬼,庭荒雀啅蛇。
有灵从寂寞,慎勿学凶邪。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位于深山中的古庙,庙宇的围墙已经倾颓,与蜿蜒的小径交织在一起,显得格外寂寥。庙宇虽已废弃,但其名仍被记载于史册之中,不再举行祭祀活动。诗人通过描述庙宇周围的自然环境,如树木茂密、乌鸦哀鸣、野兽出没,以及庭院荒芜、麻雀啄食蛇虫等景象,营造出一种荒凉而神秘的氛围。最后,诗人劝诫人们不要效仿庙宇的寂寞与废弃,寓意深远,引人深思。
不详
曾祖父由梓州铜山(今四川中江)迁至开封(今属河南)。曾任县令、大理评事、集贤殿校理,监进奏院等职。因支持范仲淹的庆历革新,为守旧派所恨,御史中丞王拱辰让其属官劾奏,劾其在进奏院祭神时,用卖废纸之钱宴请宾客。罢职闲居苏州。后来复起为湖州长史,但不久就病故了。他与梅尧臣齐名,人称“梅苏”。有《苏学士文集》诗文集有《集》16卷,《四部丛刊》影清康熙刊本。198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集》
不为人间意,居然节物清。
银堂通夜白,金饼隔林明。
醉客尊前倒,栖乌露下惊。
悲欢今古事,寂寂堕荒城。
驱车长道久尘劳,一宿清宫醒骨毛。
古桧有风天自籁,石坛多露鹤争嗥。
星河耿耿秋还迥,栖观澄澄夜更高。
吟对疏钟俗机尽,已疑身世属仙曹。
行穿翠霭中,绝涧落疏钟。
数里踏乱石,一川环碧峰。
暗林麋养角,当路虎留踪。
隐逸何曾见,孤吟对古松。
下马陵头草色春,我一怀古一沾巾。
陵边又有累累冢,应是当年取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