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偈颂展现了佛教中对宇宙和存在的深刻理解。"刹尘一扫,大小量空",以“刹”指极微小或极广大之境,这里通过“一扫”表达了一种彻底的净化与超越,无论是极小还是极大,都被视为虚无,体现了佛教中的空性观。
"念劫两融",将“念”与“劫”融合,念即心念,劫则指时间的长河,两者融合意味着在永恒的时间流中,每一念都是宇宙的一部分,体现了时间和意识的统一。
"前后际断,不离当处,圆应无穷",指出在时间的无始无终中,一切因果关系被切断,但又不脱离当下这一瞬间,所有的响应都是圆满而无穷尽的,强调了当下即是永恒,一切都在此刻发生并相互影响。
"安住是中,周施不怠",在这样的理解中,修行者应当安住在这种深刻的领悟之中,不断地给予、传播这种智慧,不因时间的流逝而懈怠,体现了佛教修行的实践精神。
整体而言,这首偈颂通过精炼的语言,表达了佛教中关于宇宙、时间、自我与存在的深刻哲学思考,以及修行者在其中应有的态度和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