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山鸟唤人归意重,佳处有林泉。茅屋经营三两椽。
据分不拈钱。万壑风鸣千嶂月,小有洞中天。
石上松间坐与眠。何处觅神仙。
这首元代姬翼的《武陵春》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幽深的山居生活画面。首句“山鸟唤人归意重”,以山鸟的叫声唤起人们对归隐生活的向往,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尘世纷扰的厌倦。"佳处有林泉"进一步强调了山居环境的优美,有茂密的树林和清澈的泉水,是理想的隐逸之地。
接下来的“茅屋经营三两椽”描述了简朴的居所,虽然只有两三间茅屋,但诗人却能从中感受到满足和自在。“据分不拈钱”表达了诗人对于物质生活的淡泊,只满足于自给自足的生活,无需外在金钱的牵绊。
“万壑风鸣千嶂月”通过描绘山谷间的风声和明亮的月光,营造出一种空灵而宁静的意境,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小有洞中天”更是将这种隐居环境比喻为仙境,暗示了诗人追求的理想生活状态。
最后两句“石上松间坐与眠,何处觅神仙”,诗人选择在石上松荫下静坐或休憩,享受这份与世无争的闲适,表达了对超脱尘世、逍遥自在的神仙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深深喜爱和对世俗名利的淡然态度。
不详
断鼻芒鞋秋后扇,不是背时行。侧卧香炉没底铛。
着甚更峥嵘。此物只宜闲处顿,相见各无情。
莫怪凄然冷似冰。安稳过平生。
幸遇真仙来海上,丹药肯长留。亘古灵方秘藏收。
传与列仙俦。试贮金壶成酝酿,一饮醉千秋。
海变桑田不举头。冷眼视蜉蝣。
造物化成虚境界,人我是非丛。蛮触交侵各用功。
都在梦魂中。劝饮一杯方外酒,两颊镇长红。
醉眼朦胧望碧空。着莫辨西东。
高会云朋,谈笑人间,几度海涛清浅。
天地一吹嘘,动阎浮出没,化机如电。
覆手存亡,转头聚散,物物虚零乱。
谩戏弄蜗蛮槐蚁,向魂梦悠悠,雄图坚远。
无尽藏,山舟密连,丘陵移换。
团空人世竟无识,只形囚浩劫,浪传余喘。
种性却回邪,向铜盘声里,太阳难辨。
试运金鎞,拨开朦膜,眸子寻常见。
待细察蟭螟若山,贯法界灵空,慈云弥满。了真观。
方知下手须臾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