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试卷有感

巧语互一律,纷然如铦锋。

挥笔馀万言,积案成千重。

谁令缪悠子,持衡居其中。

两目病且昏,不辨牛马踪。

而使视试文,岂能分雌雄。

往时心力彊,眼明耳犹聪。

本欲藉科举,脱此文字攻。

一朝反自缚,身随蠹书虫。

负郭有田园,犹存荒菊丛。

频年粳稻熟,酒贱尊不空。

胡不驾柴车,远揖陶令风。

作诗请伯氏,林下相追从。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读试卷有感》由宋代诗人张扩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阅卷官在面对堆积如山的试卷时的复杂心情与感慨。

首先,诗中以“巧语互一律,纷然如铦锋”开篇,形象地描绘了试卷上的文字如同锋利的刀刃一般,密密麻麻,令人眼花缭乱。接着,“挥笔馀万言,积案成千重”进一步强调了阅卷工作的繁重与艰巨,仿佛堆积如山的试卷需要耗费无数笔墨去批阅。

然而,诗人的目光却落在了阅卷官的身上:“谁令缪悠子,持衡居其中。”他质疑,是谁让这位阅卷官处在如此繁重的工作之中?“两目病且昏,不辨牛马踪”则揭示了阅卷官因长时间工作导致视力衰退,连最基本的辨识能力都受到影响。

接下来,“而使视试文,岂能分雌雄”表达了对阅卷官无法公正评判试卷内容的担忧。诗人回忆起自己年轻时,心力强盛,眼明耳聪,本以为可以通过科举考试脱离文字的束缚,却未曾料到最终反而被文字所困,如同书中的蠹虫一般。

最后,诗人提出了自己的建议:“胡不驾柴车,远揖陶令风。”他鼓励阅卷官像东晋诗人陶渊明那样,远离尘嚣,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同时,诗人也向友人发出邀请:“作诗请伯氏,林下相追从。”希望友人能够一同前往,享受自然之乐,远离世俗的纷扰。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阅卷官工作压力的同情,也有对自身命运的反思,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262)

张扩(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王宾察院提点成都府路刑狱

三峡占地崄,风涛涨高秋。

君还席未稳,忽理上水舟。

潭潭御史府,登用第一流。

持斧亦间遣,平反要分忧。

岷峨接家山,民瘼不待求。

身从日边来,弹压西南州。

风烟乱老眼,转觉诗语遒。

平生补衮心,敢为衣锦留。

赋归摩刀环,趣觐瞻前旒。

会收岩壑姿,入缀鹓鹭游。

谁云蜀道远,笑却万里愁。

滟滪漫如马,莫作忠臣羞。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送韩存中侍郎赴随州

昔时公卿门,一饭日三吐。

末流士自弃,此道久如土。

韩公昌黎裔,乐善从其祖。

低头拜东野,举颈望杜甫。

今年河阳归,坐稳得处所。

开关逢俗人,却走唾腐鼠。

禅房大如掌,仅著范苏吕。

小人江湖散,赋性甚愚鲁。

青衫插手板,舌卷纸上语。

曾从诸公游,过听谬见许。

尝闻公姓名,桓桓貔与虎。

乞身虽及早,朝论久未与。

昨日恩诏下,还分一麾去。

风霜侵行李,笳角严晓鼓。

汉东诸侯国,文物略近古。

下车访诸生,往往得何武。

莫空樽前酒,岂乏户外屦。

应还二三子,雪拥一环堵。

诗成欲相寄,黄鹄短翎羽。

阿连傥可借,千里亦跬步。

形式: 古风

送胡德辉礼部知严州先还毗陵待阙

识君大梁城,才逸骥千里。

相从十年后,志节老弥厉。

石渠浩图史,万事问伯始。

为郎初未伸,请郡聊自试。

连朝风雨恶,春日尚馀几。

故山窗户接,卮酒庭闱喜。

离别不足云,得诗倘频寄。

形式: 古风

送邵公济校书守果州分韵得歌字

人物妙伊洛,衣冠肩上摩。

君门世所高,家学承丘轲。

斯文晚付君,自信保不磨。

平生眼中书,五车未为多。

一字不借力,虚名空作魔。

我数奉谈麈,老顽君弗诃。

持酒欲挽君,酒尽如君何。

百丈溯巴峡,脩途接岷峨。

新句探古锦,好风散沉疴。

先君果山政,惠爱如春和。

向来窥一斑,再至鬓已皤。

会寻竹马盟,为续襦裤歌。

形式: 古风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