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八尺枯冰簟一筒,小轩拂拭趣谁同。
樽前声负千杯月,窗下光赢一枕风。
易向曲肱增旧意,诗因仰看有新功。
蠹书围绕高眠处,梦与尘埃路不通。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得到一床竹簟后的喜悦和感受。"八尺枯冰簟一筒",形象地写出竹簟的简洁朴素,仿佛是冬天里的一丝清凉。"小轩拂拭趣谁同",表达了诗人独自擦拭竹簟的乐趣,无人共享的闲适之情。
"樽前声负千杯月",诗人想象在月下独酌,笛声悠扬,似乎胜过千杯美酒,透露出一种孤寂而高雅的意境。"窗下光赢一枕风",进一步描绘了竹簟带来的微凉,暗示着清风透过窗户,带来一丝宁静。
"易向曲肱增旧意",诗人感慨竹簟使他更容易产生怀旧之情,也许是对过去生活的回忆,或是对简朴生活的向往。"诗因仰看有新功",则表明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的创作灵感也得到了激发,有了新的突破。
最后两句"蠹书围绕高眠处,梦与尘埃路不通",以书籍环绕的场景,烘托出诗人高卧其上,梦境远离尘世的超然心境,显示出诗人对知识和精神世界的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内心感受,展现了诗人对竹簟的喜爱以及从中获得的生活情趣和精神寄托。
不详
黄湜子。仁宗庆历二年进士。历佐一府三州,皆为从事。后摄知康州。工诗。有《伐檀集》
此日春方到,春心亚舜尧。
勾芒如稷契,大蔟似咸韶。
衡柄三阳把,陶镕万物翘。
家家助和气,剪綵作花飘。
醉红方寂寞,吟绿又装成。
急雨荷宜听,清风簟可迎。
燕忙谙物态,花尽见时情。
独有无言意,不知枯与荣。
五常为种耕情性,天意宁分有与无。
史解戮人惟戮古,地能埋死只埋愚。
青云易把诗书买,白发难停日月驱。
顾我无才背时俗,浮名早晚见归途。
东风寂寞掩柴关,时苦删文笔冻乾。
只把诗情磨世态,更凭酒力禦春寒。
尘埃不必频弹铗,岩石终期共挂冠。
叹息焚和名利者,乾坤未似斗筲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