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荒丘坏古隧,言是孙策墓。
墓草生辉光,零零泫清露。
想当立国时,英雄称独步。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荒凉的古迹,可能是孙策的陵墓,墓地上的草丛在阳光下闪烁,清露滴滴,显得凄清。诗人想象孙策当年立国时的雄姿,他是那个时代的英雄,无人能及。通过怀古,诗人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往昔辉煌的追忆。整体风格简洁,情感深沉,体现了明代诗人陈汝言的历史感慨。
不详
元末明初画家、诗人。后随其父移居吴中(今江苏苏州)。能诗,擅山水,兼工人物。与兄陈汝秩(字惟寅)齐名,时人呼为大髯小髯。画山水远师董源、巨然,近宗赵孟頫、王蒙,行笔清润,构图严谨,意境幽深。与王蒙契厚,传说王蒙在泰安时,曾面泰山作画,随兴所至,不时加笔,一幅图画了三年。正巧来访,时遇大雪,他便用小弓挟粉笔弹在画上,将图改作雪景。王蒙叫绝,以为神奇,遂改题为《岱宗密雪图》
南渡中兴日,君臣此建都。
共愤太宰谗,子胥终见屠。
武穆何由死,欲听延秋乌。
国亡乔木在,鸟鸣自关关。
人随归雁远,春从沙塞还。
怨别惟宫柳,长条复谁攀。
山僧讲经地,玉辇昔曾行。
寝殿野花落,空岩云气生。
败亡犹得士,千古让田横。
春风满袖折花回,高卧云间百尺台。
天上赐袍香雾湿,河东献赋日华开。
频烦太守高轩过,屡见元戎小队来。
我欲将军侍亲去,彩衣花底学提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