粥裘行

朝解衣,暮解衣,三朝三暮复何有,但见眼前飒飒西风吹。

西风吹,骨欲折,葛帔练裙踏冰雪。

翁将何计回阳春,粥裘不顾妻孥瞋。

黄县大布任携取,直视众身同一身。

我对粥裘翁,重忆披裘客。

千金买裘都不惜,欲赠歌童五陵陌。

道旁冷眼空叹呼,白公大裘今已无。呜呼!

白公大裘今岂无,愿君此心终不渝。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汤礼祥的《粥裘行》描绘了一幅寒风中贫寒老翁的生活画面。诗中通过“朝解衣,暮解衣”展现出老翁生活的困苦,衣衫单薄却无法御寒,只能忍受“飒飒西风吹”和“骨欲折”的痛苦。老翁为了家人,宁愿自己受冻,“粥裘不顾妻孥瞋”,即使生活艰难,也愿意牺牲自己的衣物。

诗中“黄县大布任携取”一句,反映出老翁的节俭与无私,他愿意拿最普通的衣物来换得温暖,视众人如己,体现了他的大爱精神。诗人以“粥裘翁”自比,表达了对贫困者的同情和对高尚品德的赞美,同时提及“披裘客”和“五陵陌”的典故,暗示了对富贵者挥霍无度的批评。

最后,诗人感叹“白公大裘今岂无”,借用典故表达对社会公正和贫富悬殊的忧虑,希望人们能坚守内心的道德底线,保持那份不变的仁爱之心。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具有强烈的现实关怀。

收录诗词(2)

汤礼祥(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剑门道中

横磨万剑插云根,形胜西川重此门。

二月莺花忙送客,四山风雨乱招魂。

人情好武殊轻死,时俗忧贫易感恩。

闻道嘉陵江上路,子规啼血满荒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谢文节公卜卦砚歌

宋亡江南无人才,文节一语千秋哀。

椒圃坪及建阳市,公所难者非一死。

死谢天下死可矣,存恢复想生乃是。

义旗不举心难明,但说余年报亲耳。

当公辛苦卜卦时,茫茫四海几人知。

人民城郭都如故,忍把兴亡归气数。

沧海今更几百年,卜卦砚尚能流传。

相看不暇辨真假,纷纷托兴留诗篇。

微物犹为后人重,大节得非公自全。呜呼!

宋亡死事尚有人,文信国外无公贤。

形式: 古风

重游京师留别

不有升沈感,浑忘出处难。

生还自戎马,家食托渔竿。

复与软红约,思乘戴白欢。

故山吾负汝,临发为重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过王兰泉侍郎三泖渔庄感旧

湖海论诗日,惟余最少年。

大名安石动,小友步舒怜。

竹里曾悬榻,花间屡泊船。

渔庄今日路,肠断落星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