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

遥夜凄风入素弦,沈沈灯色感华颠。

清钟孤枕惟凭醉,细竹空窗不解眠。

有子伶俜资药裹,无家飘泊信烽烟。

天翻海阔肠堪断,犹耐青春看月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春夜》由清代诗人蒋春霖所作,描绘了深沉而略带悲凉的春夜景象。诗中运用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愁。

首句“遥夜凄风入素弦”,以“遥夜”点明时间,夜晚之长,暗示着诗人思绪的绵延不绝;“凄风”则渲染出一种寒冷、哀伤的氛围,仿佛自然界的风声也承载着诗人的悲情。接下来,“入素弦”将听觉与视觉结合,仿佛风声在琴弦上轻轻滑过,既形象又富有诗意。

“沈沈灯色感华颠”一句,通过“沈沈”形容灯光昏暗,与前句的凄风相呼应,营造出一种压抑的氛围。同时,“华颠”一词,既指头发花白,也暗含岁月流逝、年华老去之意,引发读者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清钟孤枕惟凭醉,细竹空窗不解眠”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孤独感。清冷的钟声回荡在寂静的夜晚,似乎在提醒着时间的流逝,而“孤枕”和“空窗”则直接描绘出诗人独自一人、无处可依的境况。诗人试图借酒浇愁,但“不解眠”三字透露出即使在醉梦中也无法逃避现实的痛苦。

“有子伶俜资药裹,无家飘泊信烽烟”两句,揭示了诗人生活的艰难与动荡。他虽有子女相伴,却因生活所迫,四处漂泊,连基本的医药都难以保障,更不用说安定的生活。这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感叹,也是对当时社会动荡、民不聊生现状的深刻反映。

最后,“天翻海阔肠堪断,犹耐青春看月圆”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希望与无奈交织的情感。尽管面对广阔天地,内心充满绝望,但仍然坚强地期待着未来的转机,哪怕只是在青春的岁月里,还能看到月圆的美好。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让人动容。

综上所述,《春夜》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作,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通过对孤独、忧愁、希望等情感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人生思考。

收录诗词(260)

蒋春霖(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后居扬州。咸丰中曾官两淮盐大使,遭罢官。一生潦倒,后因情事投水自杀(一说仰药死)。早年工诗,中年一意于词,与纳兰性德、项鸿祚有清代三大词人之称,所作《水云楼词》以身遭咸丰间兵事,特多感伤之音,诗作传世仅数十首,称《水云楼賸稿》

  • 字:鹿潭
  • 籍贯:江苏江阴
  • 生卒年:1818~1868

相关古诗词

过小香岩

因树园成迟客过,新篁细草乱坡陀。

举头明月扬州近,入眼春光海国多。

古堞悲笳连斥堠,高堂清酒共弦歌。

乱余池馆斯为盛,日暮轩车奈乐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游光孝寺

招提临石径,突兀出高林。

古殿出空响,荒苔覆夕阴。

飞灰从彼说,拔火亦吾心。

愿救沙虫劫,金轮不可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冶叶倡条都拣尽,东坡原不合时宜。

无人更会先生意,独对秋灯唤可儿。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记珍珠事二首(其一)

长恨微躯易,深缘小聚偿。

雕笼闲翡翠,新冢隔鸳鸯。

绿字三年约,红楼一水望。

相要复相决,何处诏西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