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其十)橘灯

金颗千头火树,玉荷四照霜花。书生怀袖向窗纱。

长伴红衣不夜。心事任教分剖,风光尚费周遮。

美人对影暗嗟呀。决意为郎吹罢。

形式: 词牌: 西江月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精致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金颗千头火树"运用比喻,将橘灯比喻为繁星点点的火树,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橘灯明亮且密集的光芒。"玉荷四照霜花"则以玉质的荷花映照着霜花,增添了清冷的氛围,暗示了夜晚的寂静和橘灯的温暖对比。

"书生怀袖向窗纱"描绘书生手握橘灯,透过窗纱欣赏这美景,流露出书生的文雅与对橘灯的喜爱。"长伴红衣不夜"进一步强调橘灯的持久照明,象征着陪伴和希望。

"心事任教分剖,风光尚费周遮"表达了词人内心的情感,他愿意让自己的思绪在橘灯的光影中自由流淌,同时又感慨美好的景色难以完全捕捉。"美人对影暗嗟呀"借美人之口,传达出对时光易逝、孤独无依的感叹。

最后,"决意为郎吹罢"以一种深情的方式表达,词人决定为心上人吹熄橘灯,寓意着结束眼前的美好,或是为了对方做出牺牲,体现出深深的爱意和决心。

总的来说,这首《西江月·橘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笔触,展现了词人对橘灯的独特情感,以及对生活、爱情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361)

尤侗(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戏曲家,曾被顺治誉为“真才子”;康熙誉为“老名士”。早年自号三中子,又号悔庵,晚号良斋、西堂老人、鹤栖老人、梅花道人等,苏州府长洲(今江苏省苏州市)人。于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儒,授翰林院检讨,参与修《明史》,分撰列传300余篇、《艺文志》5卷,二十二年告老归家。四十二年康熙南巡,得晋官号为侍讲,享年八十七岁。侗天才富赡,诗多新警之思,杂以谐谑,每一篇出,传诵遍人口,著述颇丰,有《西堂全集》

  • 字:展成
  • 籍贯:一字同
  • 生卒年:1618年-1704年

相关古诗词

西江月(其十一)核桃船

种自玄都道士,载从渡口渔翁。小儿偷出碧云宫。

顷刻帆樯飞动。芦苇似来江上,竹枝疑泛图中。

桃根桃叶棹歌同。两桨春风吹送。

形式: 词牌: 西江月

西江月(其十二)莲蓬人

妾比芙蓉解语,郎如碧藕多思。个人憔悴倒悬时。

知道无心怜子。空洞此中无物,崛起犹昔孤支。

乱头粗服貌如斯。未必六郎相似。

形式: 词牌: 西江月

南柯子(其一)懒懒和卿谋韵

侍女休催绣,才郎莫画眉。春来常倩梦追随。

只为罗衣、不耐晓风吹。垂手嫌红袖,凭肩恋锦帷。

生憎花影学人窥。央得鹦哥、传语却忘谁。

形式: 词牌: 南歌子

南柯子(其二)旅中苦雨

土雨埋荒草,金风剪败荷。行人滑滑奈泥何。

不道梦魂、夜夜渡滹沱。遣兴搜书里,关愁伴枕窝。

孤衾早怯晓寒多。试问江南、小阁尚轻罗。

形式: 词牌: 南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