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刘子伟入赣谒参政

拔剑击流水,浮云划中开。

长啸别亲故,悲风从天来。

问之行路谁为此,赵州太守贤孙子。

祖孙杀贼守泸江,父独先驱阵前死。

几年倡义不顾身,一日失援沦风尘。

家乡残荡骨肉散,空作穷途憔悴人。

至今悲愤肝胆裂,梦里惊呼宝刀折。

北风吹火乱山红,却望泸江泪成血。

赵州故人四海同,兵部卓有前贤风。

开筵倒履下奇士,豪杰奔走如游龙。

崆峒十月飞霜露,亦知青眼怜迟暮。

弓骑何时入羽林,勋名自合登天府。

赣江东流十八滩,滩石下激声潺潺。

忠臣孝子有苦志,为报飞书投九关。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刘崧所作的《送刘子伟入赣谒参政》,以送别友人刘子伟前往江西参政为背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关切和对其高尚品格的赞美。诗中通过描绘刘子伟祖孙三代的英勇事迹,展现了他们为国捐躯的决心和忠诚。刘子伟的失意与困境,以及对家乡的思念,都让诗人感同身受,悲愤之情溢于言表。

"拔剑击流水,浮云划中开",以剑斩开水中的浮云,象征刘子伟的壮志豪情;"悲风从天来"则烘托出离别的凄凉氛围。接着,诗人高度赞扬了刘家的英勇,尤其是刘子伟的祖父和父亲,他们的牺牲令人敬佩。

"至今悲愤肝胆裂,梦里惊呼宝刀折",表达了诗人对刘子伟遭遇的同情和对未来的忧虑。"北风吹火乱山红,却望泸江泪成血",以景寓情,将刘子伟的哀愁化为眼前之景,感人至深。

最后,诗人寄语刘子伟,期待他能像古代英雄一样,终得重用,实现自己的抱负。"弓骑何时入羽林,勋名自合登天府",表达了对刘子伟未来的期望和对他的鼓励。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既是对友人的激励,也是对忠诚与英勇的礼赞。

收录诗词(2515)

刘崧(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颜用行归吉水并柬康隐君宗武

文昌进士颜夫子,昔在筠阳最知己。

春风携酒上坊楼,秋雨题诗洞山寺。

当时结交翰墨场,共言意气倾侯王。

岂知风尘各惊散,此地不得同翱翔。

君今只在泸源上,我亦南还窜林莽。

旧交零落海云空,梦里惊呼色悽怆。

往者山寇攻泸源,义门百口今谁存。

况闻亲庭抱永痛,妻子夜哭沙田村。

欲归无家出无仆,两年访我城东屋。

长林春暝风雨交,此日穷居转愁蹙。

柴门苦竹惟鸟啼,流水绕屋生春泥。

苦无一钱沽酒饮,坐据寂寞如枯藜。

鼓笳连江清夜永,短烛孤帷吊形影。

野麦陵陂老雁饥,寒风动竹枯萤冷。

知君豪宕轻黄金,感时亦复忧沈沈。

青云若负壮士志,白日难照愁人心。

谁能短衣事骑射,空遣悲歌泪盈把。

却望文昌从此归,东行定过匡山下。

匡山先生发如丝,十年不出真吾师。

便须晏岁荷短锸,共来山中寻紫芝。

形式: 古风

寄赠刘仲修

我昔东游紫瑶峰,手携仙人九节筇。

天宁讲师好静者,邀坐绝顶看云松。

是时君从槎溪来,石室相逢心眼开。

题诗忽满雪色壁,仙药昼下莲花台。

石桥流水听猿处,绝似天台赤城路。

不见山中王子乔,吹笙自入浮云去。

感君萍蓬无定居,几回寄我云中书。

缄藏怀袖不忍发,愁心炯炯明寒虚。

东南丧乱乘五载,昔者交游竟谁在。

清江碧嶂落日外,修竹啼莺久相待。

往闻亲庭阻归舟,书来可以宽离忧。

官船何日出川口,早晚相迎金凤洲。

凤洲萧条归未得,经年寄食江边宅。

早春舣棹忆曾过,行踏江沙雨中别。

君从二月来南平,我复鼓枻从东征。

城西王郎竹林下,怀我无限沧洲情。

如何相寻不相遇,空使愁心结烟雾。

春风吹尽碧兰花,愁满西轩绿筠树。

昨者临流别远人,忽忆旧游心更亲。

便当买船载歌舞,从尔烂醉江南春。

形式: 古风

马将军歌

将军西北之英豪,二十飞骑能弓刀。

一官推荫恩独早,五载防边功最高。

庐陵缑山据岩洞,往者妖民歘惊閧。

将军出捕虎就缚,坐遣犬牙归制控。

去年杀贼文水湾,驰马猝遇深林间。

阴风吹沙白日暮,誓不返辔图生还。

督兵围寇寇穷蹙,逆箭飞来集其目。

据鞍顾盼色不动,拔箭目中遗断镞。

含创饮痛更发矢,泪眼模糊血蒙指。

红旗倒曳鼓声乾,格斗犹冲十馀里。

归来元戎亲问疾,部曲惊嗟勇无敌。

障塞争传烈士名,辕门早进中军秩。

君不闻将军事武仍好文,忠义持身真绝群。

乌东岭外寇如雨,南来只怕马将军。

形式: 古风

古松歌为泸江旷氏赋

旷君屋前古松树,亭亭上出青天外。

百年元气结云烟,十里行人望车盖。

君家旧物惟此松,谁其植者渔樵翁。

精神独立万文雪,枝叶犹含前古风。

东家主人好种柳,去年郁郁今年朽。

种花种柳事繁华,得似苍松屹孤秀。

我愿旷氏之子孙,戒尔斩伐勤培滋。

朝看松树砺气节,暮倚松树哦诗书。

泷山青青永无期,还念前人初种时。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