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竹送谢运使任两淮

一枝楚云晴霭霭,千里清风扫淮海。

蛟藏鲸戮毒雾消,四民毛发俱潇洒。

日若炉兮冰若山,劲节棱棱终不改。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清新脱俗的竹林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竹子坚韧不拔的品格。首句“一枝楚云晴霭霭”,以楚地的云彩起兴,晴空中的云气轻盈,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氛围。接着,“千里清风扫淮海”一句,将视野拉宽至千里之遥,清风拂过淮海,不仅带来了凉爽,也象征着心灵的洗涤与净化。

“蛟藏鲸戮毒雾消”一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蛟龙和鲸鱼象征着强大的力量,它们的隐匿与战斗,象征着邪恶势力的消散,同时也寓意着正义与和平的到来。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绘,更蕴含了深刻的社会寓意,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公正与和谐的向往。

“四民毛发俱潇洒”则进一步扩展了这一主题,无论是士农工商,都因环境的改善而精神焕发,生活得更加自由自在,体现了社会整体的繁荣与进步。

最后,“日若炉兮冰若山,劲节棱棱终不改”两句,以日比炉,冰比山,形象地描绘了竹子在极端环境下的坚韧不屈,即使是在最严酷的条件下,竹子的节操也不会改变。这里不仅赞美了竹子的自然特性,更是借物喻人,表达了对那些坚守正直、不畏艰难的人的崇高敬意。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竹子作为自然界中坚贞不屈的象征,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于理想社会的憧憬和对于高尚人格的赞美。

收录诗词(1037)

张弼(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成化二年进士。久任兵部郎,议论无所顾忌。出为南安知府,律己爱物,大得民和。少善草书,工诗文,自言吾书不如诗,诗不如文。有《鹤城稿》、《东海稿》等

  • 字:汝弼
  • 号:东海
  • 籍贯:明松江府华亭
  • 生卒年:1425—1487

相关古诗词

题竹再为玄靖寺僧赋

老可袜材久寂寞,容台清卿有新作。

兴来信笔驱清风,灵台静室生丘壑。

玄靖山中见此图,令人洒洒忘羁缚。

捧茶懒啜晲苔痕,恐有新抽笋堪斲。

形式: 古风

题折桂

东风吹春浓若酒,状元花枝忽入手。

广寒殿上嫦娥迎,为道此花相待久。

青霞裾映歌霓裳,紫金丹成白玉臼。

清歌缓舞劝饱餐,去问苍生苏息否。

复把天河挽入瓢,醉洒馀波作星斗。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题兰

鹧鸪啼断湘皋雨,怅望佳人在何许。

十年瑶圃萟琼芳,欲踏青云凭寄与。

青云浩浩风骚骚,踯躅裴回不自聊。

何时纫作佳人佩,坐令四国清香饶。

形式: 古风

题画梅

张侯写梅悬素壁,梅下横铺八尺席。

瑶台雪罨黄琉璃,清气逼人禁不得。

而我偃卧于其间,深院日长轰鼻息。

梦魂恍恍江南游,白云茫茫四无极。

蹇驴独跨蹄蹴冰,长笛横吹声裂石。

素鸾舞月夜昏黄,老鹤叫霜天惨黑。

豪气直压孤山翁,不知身是红尘客。

觉来瞪目看梅花,苦忆江南心恻恻。

自从书剑赋长游,玉窗梅花几狼籍。

是时梅实金丸光,玉纤捧碗调冰浆。

纵吸此花霜雪意,洗我五色文字肠。

微名缚我何时了,见梅空忆江南好。

不如两翼搏天风,九点峰前一飞鸿。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