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乐府杂题二十绝(其十二)薛夜来

空劳国色更针神,雨露恩移别院新。

记取蒲生塘上曲,九泉差胜姓甄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的《古乐府杂题二十绝》中的第十二首,名为“薛夜来”。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和对比手法,表达了深刻的情感与哲理。

首句“空劳国色更针神”,以“国色”比喻女子的美貌,但“空劳”二字暗示这种美并非真正的永恒,而是徒劳无功的追求。接着,“更针神”可能暗指通过某种手段或努力来维持或提升这种美,但最终仍是徒劳。这句诗反映了对美的短暂与易逝的感慨。

第二句“雨露恩移别院新”,通过“雨露恩”这一比喻,形象地描绘了恩泽的转移,如同雨露滋润着新的地方,暗示了命运的变迁和世事的无常。这里“别院新”与前一句形成鲜明对比,强调了变化与新生的主题。

第三句“记取蒲生塘上曲”,“蒲生塘上曲”可能是指在水边生长的菖蒲所发出的曲调,这里借以表达一种悠远而深沉的情感。这句诗提醒读者记住某种情感或经历,可能是对美好时光的回忆,或是对某种精神境界的向往。

最后一句“九泉差胜姓甄人”,“九泉”指的是地下九层,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阴间层次,这里用来形容死亡或另一个世界。通过对比,诗人表达了宁愿在另一个世界(九泉)中生活,也不愿在世间(姓甄人,可能暗指世俗的束缚或痛苦)中受苦。这句诗蕴含了对自由、超脱和理想世界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美的短暂、命运的无常、情感的深沉以及对理想世界的向往等主题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存在和价值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7088)

王世贞(明)

成就

作品:《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

经历

明代的文学家、史学家。为“后七子”领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卒赠太子少保。好为古诗文,始于李攀龙主文盟,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

  • 称谓:又号弇州山人
  • 字:元美
  • 号:凤洲
  • 籍贯:太仓(今江苏太仓)
  • 生卒年:1526年-1590年

相关古诗词

古乐府杂题二十绝(其十三)清夜游西园

夜凉清吹夹车来,菡萏秋兰水陆开。

何限风光何限月,有谁能嗣建安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古乐府杂题二十绝(其十四)爱妾换马

燕颔风云切大荒,雕鞍新热冷红妆。

权奇到底应须尽,其奈蛾眉也是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古乐府杂题二十绝(其十五)采莲曲

玉腕交加摘露房,生憎孟姥妒檀郎。

榜来兰楫吹令远,引去莲歌咽不扬。

形式: 七言绝句

古乐府杂题二十绝(其十六)若耶溪

步屧寻春傍若耶,双环白足洗轻纱。

兴来莫踏云门寺,处处青帘卖酒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