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韩桃源图

嬴秦斩新开混茫,傲睨前古无虞唐。

诗书为灰儒鬼哭,李斯秉笔中书堂。

长城丁壮无还者,送徒更住骊山下。

避世高人何所之,出门永与家乡辞。

入山惟恐不深远,岂是得已巢于斯。

来时六合为秦室,未省今为何岁日。

吏不到门租不输,子长丁添更何恤。

春入山中桃自花,招邀隐侣倾流霞。

男耕女织自婚嫁,派别支分都几家。

谁泛渔舟迷处所,山开洞辟闻人语。

乍相惊问卒相欢,设酒烹鸡讲宾主。

可怜秦事已茫然,帝业初期万万年。

犹道祖龙长在世,岂知异姓早三传。

邻里殷勤争饷馈,人情与世无相异。

未信壶中别有天,却讶身游与梦寐。

山花乱眼鸟哀鸣,数日留连喜复惊。

更从洞口寻乡路,逢人欲话疑非情。

异日扁舟欲重顾,水眩山迷红日暮。

后来图画了非真,作志渊明乃晋人。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和韩桃源图》由宋代诗人王十朋创作,通过丰富的想象与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对历史变迁与隐逸生活的深刻思考。

诗的开头以“嬴秦斩新开混茫”起笔,寓意秦始皇统一六国,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接着,“傲睨前古无虞唐”则表达了对秦朝建立后新秩序的自豪感。然而,随着“诗书为灰儒鬼哭”,诗人的笔锋一转,揭示了焚书坑儒的残酷历史,李斯作为执行者,站在中书堂,象征着权力与知识的冲突。

“长城丁壮无还者,送徒更住骊山下”描绘了秦朝劳役的严酷,长城的修建让无数壮丁再无归家之日,骊山下的囚徒生活更是凄惨。诗人借“避世高人何所之”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逃避现实的无奈。

“入山惟恐不深远,岂是得已巢于斯”表现了对远离尘嚣、隐居山林的渴望,但又担心是否真的能逃脱世俗的束缚。接下来的“来时六合为秦室,未省今为何岁日”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历史变迁的感慨。

“吏不到门租不输,子长丁添更何恤”描绘了一幅理想中的田园生活景象,官府不扰民,百姓安居乐业,没有赋税的忧愁。春天到来,山中桃树自开花,隐士们相聚饮酒,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社会关系简单而和谐。

“谁泛渔舟迷处所,山开洞辟闻人语”描绘了山间隐居生活的神秘与宁静,人们在洞穴中交谈,仿佛与外界隔绝。随后的“乍相惊问卒相欢,设酒烹鸡讲宾主”表现了隐士之间的友情与交流。

“可怜秦事已茫然,帝业初期万万年。犹道祖龙长在世,岂知异姓早三传”是对秦朝兴衰的感叹,尽管秦始皇曾梦想千秋万代的帝国,但历史的车轮很快将他推翻,异姓取代了他的位置。

“邻里殷勤争饷馈,人情与世无相异”描绘了邻里间的互助与和谐,尽管身处隐居之地,但人情依旧温暖如昔。诗人最后提到“未信壶中别有天,却讶身游与梦寐”,表达了对理想世界与现实世界的思考,似乎在寻找一个超越现实的乌托邦。

“山花乱眼鸟哀鸣,数日留连喜复惊”描绘了山中景色的美丽与短暂,诗人留连忘返,却又因现实的回归而感到惊喜与失落。

“更从洞口寻乡路,逢人欲话疑非情”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与理想的矛盾感受,试图在现实中找到情感的寄托。

“异日扁舟欲重顾,水眩山迷红日暮”预示了诗人未来可能再次探访这片隐居之地,但此时的景象已被黄昏的光影所模糊。

“后来图画了非真,作志渊明乃晋人”则是对陶渊明隐居生活的向往,认为真正的隐逸生活应该像晋代诗人陶渊明那样,远离尘嚣,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由。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隐逸生活以及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2200)

王十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诗人,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出生于乐清四都左原(今浙江省乐清市)梅溪村。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他以“揽权”中兴为对,中进士第一,被擢为状元,先授承事郎,兼建王府小学教授。以名节闻名于世,刚直不阿,批评朝政,直言不讳

  • 字:龟龄
  • 号:梅溪
  • 生卒年:1112-1171

相关古诗词

和韩永贞行

君不见天为元和开号令,先遣憸人窃朝柄。

奉天难平闲虎貔,弈客待诏来京师。

口中班班谈治道,贞观开元何足为。

党与纷纷自标置,远借伊周供佞媚。

望尘附火皆美官,怨脩睚眦曾不难。

梯媒爵位由货赂,斥遂朝士因杯盘。

珣瑜卧第郢佑默,谁为唐室回狂澜。

朝攘利权未为怪,莫夺兵柄尤可叹。

仙李蟠根未当艾,十叶神器那容干。

禁中大义知谁主,东宫受禅同三祖。

越儿涕泣吴儿悲,从此豺狼不生羽。

刚明天子位初登,剪除元恶流凶朋。

八州司马才可称,节已扫地谁复矜。

子厚年少躁飞腾,身陷丑党罹熏蒸。

著文拟骚愁思凝,欲自辨白终莫曾。

王孙尸虫托骂憎,色岂不愧明窗灯。

所记先友时良肱,忍使柳氏家声崩。

吁嗟匪人何足凭,士勿妄进当战兢。

退之鲠直愤不胜,诗篇史笔两可徵,永贞覆辙宜痛惩。

形式: 古风

和韩短灯檠歌寄刘长方

我与君游最久长,短檠夜夜分清光。

初从乡校共牢落,晚入太学同凄凉。

眼看儿辈尽腾踏,尚磨铁砚穿藜床。

君今已作青云客,万言曾射天庭策。

蓝袍归拜七十翁,寿酒十分倾太白。

嗟予偃蹇只如前,日高空作卢仝眠。

乐事已输君自恣,银烛高烧环翡翠。

直形空腹旧时灯,墙角未应容易弃。

形式: 古风

和韩苦寒

羲和错冬令,寒燠常相兼。

在人为不常,时焉作贪廉。

玄冥当用事,如忌还如谦。

宜寒噤不嘘,群萌误抽尖。

既燠俄吹冷,夜寐黑不甜。

水行失其理,厥疾不可砭。

前日当孟冬,雷声震铜蟾。

三日辄大雪,飞花眩观觇。

逮此始踰月,屡变寒与炎。

晨起坐东窗,阳光快恩沾。

霜畦秀蔬苗,欣焉自腰镰。

顷刻变凛冽,枯藤怯提拈。

齿牙战霜风,缩舌疑衔钳。

架抽纷掀翻,谁能正牙签。

酒杯觉无力,瓶罄劳频添。

貂裘尚不暖,况无或衣缣。

兀坐拥黄紬,脰作寒龟潜。

气血粟肌体,涕涶冰须髯。

红炉炽薪炭,旋觉寒星歼。

静思天壤间,万类何繁纤。

路傍泣冻馁,海角愁废淹。

羽毛有不庇,腥血有不燖。

岂堪当此时,可以吾身占。

殷勤语妻子,汝勿多怨嫌。

破被尚禁絮,漏茅可添苫。

人生苟知足,处此意亦恬。

但愿王化行,东西俱被渐。

尧天日舒长,有目皆可瞻。

寒生在陋巷,甘心事齑盐。

何须傍人门,炙手随奸憸。

耽耽王侯宅,笙歌下珠帘。

寒暑止温凉,焉知有穷檐。

否泰迭往来,祸福相依黏。

勿用倚彼玉,自分安吾蒹。

饱腹日三饭,蔽形衣一襜。

祁寒勿怨咨,庶用惩无厌。

形式: 古风 押[盐]韵

和韩南食

海错千万族,惟蚝不能行。

潮来腹自饱,亦足遂厥生。

翻笑鱼蟹虾,晨夜何营营。

风味与江瑶,可以次第名。

荐身炮炙间,壳破材始呈。

北客昔南食,一见生怪惊。

故人居海滨,群鲜厌庖烹。

酷爱此味真,不假姜桂橙。

遥怜山间友,混迹黎与骍。

蔬肠久不饱,肌骨尪且狞。

巨房饷馋腹,一笑百念平。

岂为饮食欲,实见亲旧情。

谁知齑盐馀,盘餐味常并。

故乡实堪恋,未用图西行。

形式: 古风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