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风海涛亭三首(其二)

天风亭榭玉芙蓉,临眺令人忆玩翁。

万里乾坤春浩浩,八方川岳日融融。

为寻陈迹纡骢马,错料深渊蛰应龙。

佛国有珠悬白月,光华无处不圆通。

形式: 七言律诗

翻译

天风轻拂的亭台楼阁如玉芙蓉,站在那里让人想起那位游乐的老者。
广阔的天地间春天浩荡,四方的山川日光照耀得温暖融融。
策马探寻往昔的踪迹,却误以为深潭中有沉睡的应龙。
佛国之中悬挂着明珠,犹如白月当空,光芒普照,无所不在,通达无阻。

注释

天风亭榭:形容清风拂过的亭台楼阁。
玉芙蓉:比喻亭榭的美丽和洁净。
忆玩翁:怀念那位游乐的老者。
万里乾坤:形容大地广阔无垠。
八方川岳:指四方的山川。
蛰应龙:传说中的龙在冬眠。
佛国:佛教中对极乐世界的称呼。
珠悬白月:比喻明亮的明珠如同皎洁的月亮。
光华无处不圆通:光芒普照,无所不至,象征智慧通达。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天风亭榭如玉芙蓉般清丽,诗人在此驻足远眺,不禁想起古人玩翁的风雅。万里江山春意盎然,八方山水在阳光下显得温暖和煦。诗人骑马探寻往昔遗迹,却不慎误以为深潭中有潜藏的应龙。他想象佛国之中,明珠映照着皎洁的白月,光芒普照,无处不显现出圆融的智慧与宁静。整体上,此诗以景抒怀,寓哲理于自然景象之中,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与神秘的思考。

收录诗词(392)

谢肃(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鹿鸣宴赠歌妓

年方十三四,娇羞懒举头。

舞馀驹皎皎,歌罢鹿呦呦。

近座香先喷,持杯玉更柔。

高唐人去远,谁与话风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句(其一)

风高弓力大,霜重角声干。

形式:

句(其七)

何处残春夜,和花落古宫。

形式: 押[东]韵

句(其四)

漏光残井甃,缺影背山椒。

形式: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