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驱车出长城,饮马长城窟。
朔云黄浩浩,万里见秋鹘。
白骨渺何处,腥风卷寒沙。
蒙恬剑下血,化作川上花。
祖龙一何愚,社稷付征杵。
长城土未乾,秦宫已焦土。
千载不可问,似闻鬼夜哭。
矫首武陵原,红霞满川谷。
这首元代诗人柯九思的《秦长城》描绘了长城边塞的荒凉与历史沉痛。首句“驱车出长城,饮马长城窟”展现了边疆行军的场景,暗含战事痕迹。接着,“朔云黄浩浩,万里见秋鹘”以辽阔的天空和飞翔的鹘鸟,烘托出边塞的苍茫与寂寥。
“白骨渺何处,腥风卷寒沙”两句,通过白骨和腥风,暗示了战争的残酷与死亡的无声。诗人提及蒙恬,将他的剑下之血比喻为化作川上花,寓意英雄的牺牲成为历史的见证。
“祖龙一何愚,社稷付征杵”批评秦始皇的决策,认为他因愚蠢而葬送了国家。随后,“长城土未乾,秦宫已焦土”进一步强调了秦朝的短命和衰败,连长城都未能阻止其灭亡的命运。
结尾“千载不可问,似闻鬼夜哭”表达了对历史的反思和哀悼,以及对过往繁华的惋惜。最后,“矫首武陵原,红霞满川谷”以壮丽的自然景色收束,反衬出历史的沧桑与人事的无常。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长城为背景,融合了历史叙事与自然景色,寓言深刻,情感悲壮,展现了元代文人对历史的沉思和对现实的感慨。
不详
茫茫金莲川,日映山色赭。
天如碧油幢,万里罩平野。
野中何所有,深草卧羊马。
昔人建离宫,今存但古瓦。
秋风吹白波,犹似哀泪洒。
村女采金莲,芳香红满把。
岂知步莲人,艳骨掩泉下。
人生如蜉蝣,百年无坚者。
安得万斛酒,浩歌对花泻。
野鹊山头野草黄,野狐岭上月茫茫。
五更但觉天风冷,帐顶青毡一寸霜。
貂鼠红袍金盘陀,仰天一箭双天鹅。
雕弓放下笑归去,急鼓数声鸣骆驼。
黄沙浩浩万云飞,云际草深黄鼠肥。
貂帽老翁骑铁马,胸前抱得黄羊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