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荅韦司业垂访五首(其五)

关西一公子,年貌独青春。

被褐来上京,翳然声未振。

中郎何为者,倒屣惊座宾。

词赋岂不佳,盛名亦相因。

为君奏此曲,此曲多苦辛。

千载不可诬,孰言今无人。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翻译

关西有一位公子,年纪轻轻却风华绝代。
他穿着粗布衣来到京城,名声还未显赫。
他是何方神圣?他的到来让在座宾客都惊讶不已。
他的诗词歌赋确实出色,盛名也由此而来。
我为他演奏这首曲子,这曲子饱含辛酸。
千年流传不虚假,谁说当今没有这样的人才呢。

注释

关西:古代地区名,指函谷关以西。
公子:古代对年轻贵族或有才华男子的尊称。
被褐:穿着粗布衣,形容朴素。
倒屣:形容人非常欢迎,连鞋子都倒置了,表示热情。
词赋:诗词和辞赋,古代文学的主要形式。
千载:千年,形容时间长久。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年轻贵公子从关西来到京城的场景,诗中充满了对其才华和名声的赞美。"被褐来上京,翳然声未振"表达了公子的低调而又迅速崭露头角,虽然尚未引起广泛注意,但已经让人惊讶。"中郎何为者,倒屣惊座宾"则形象地描绘了公子在文坛上的才华,让人们感到震惊。

"词赋岂不佳,盛名亦相因"进一步强调了公子的文学才能和他的美好名声是紧密相连的。诗人通过"为君奏此曲,此曲多苦辛"一句,表达了对这位年轻贵公子深切的理解和共鸣,认为他虽然才华横溢,但走过的路也不容易。

最后,"千载不可诬,孰言今无人"则是诗人的感慨,认为这样的才能不应该受到误解,然而在当下似乎找不到能够真正领会和欣赏这份才华的人。整首诗通过对公子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人才的珍视和对时代的某种无奈。

收录诗词(29)

萧颖士(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有竹一篇七章(其一)

有竹斯竿,于阁之前。君子秉心,惟其贞坚兮。

形式: 古风

有竹一篇七章(其二)

有竿斯竹,于阁之侧。君子秉操,惟其正直兮。

形式: 古风

有竹一篇七章(其三)

彼蔚者竹,萧其森矣。有开者閤,宛其深矣。

回檐幽砌,如翼如齿。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有竹一篇七章(其四)

冬之宵,霰雪斯瀌。我有金炉,熺其以歊。

形式: 古风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