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其二)亲情拾得一婢,名念奴,雪中来归

枝头蓓蕾,褪红绡微露,江南春色。

多谢东风吹半朵,来入骚人瑶席。

粉脸轻红,芳心羞吐,别有真消息。

妆台帘卷,寿阳著意留得。

好是雪满群山,玉纤频捻,泛清波文鹢。

深院相逢人尽道,标格都从天锡。

梦蝶徒劳,霜禽休妒,争奈伊怜惜。

高楼谁倚,寄言休为横笛。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翻译

花苞初绽,微微露出淡红,江南的春天色彩初现。
感谢春风轻轻吹过,带来了半朵花,落在诗人的宴席上。
娇嫩的脸庞微微泛红,芬芳的心事含羞吐露,隐藏着真实的消息。
妆台前的帘子轻轻卷起,仿佛寿阳公主刻意留下这美景。
最美的是白雪覆盖的群山,她纤细的手指频繁地拨弄,泛起如波纹的清冷之美。
在深院中相遇,人们都称赞她的风姿,全都是上天赐予的。
梦中的蝴蝶徒劳追寻,寒霜中的鸟儿不必嫉妒,只因她得到了怜爱。
谁在高楼上倚望?请不要用横笛传达思念。

注释

蓓蕾:花苞。
红绡:红色的薄绸。
骚人:诗人。
瑶席:华美的宴席。
寿阳:古代美女。
玉纤:玉指。
文鹢:水鸟名,羽毛上有花纹。
标格:风采,品格。
天锡:上天所赐。
梦蝶:化蝶之梦,比喻追求幻境。
霜禽:寒冬中的鸟。
高楼:高耸的建筑。
横笛:长笛,象征远方的呼唤或思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日江南的美丽景象以及对远方所思之人的深情。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细腻,充满了对自然美景和个人情感的抒写。

"枝头蓓蕾,褪红绡微露,江南春色。多谢东风吹半朵,来入骚人瑶席。" 这几句描绘了初春时节,花瓣尚未完全开放,只有细小的红色绡线微露,展示了江南特有的温柔春意。东风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它吹拂了一半的花朵,让这些花朵轻盈地落入诗人所居之地的精致席上。

"粉脸轻红,芳心羞吐,别有真消息。妆台帘卷,寿阳著意留得。" 这几句则描写了一位女子,她的面色如粉,嘴唇轻抿着红润,内心充满了羞涩和微妙的情感。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是对女性柔美情态的细腻刻画。妆台帘卷之间,女子留下了自己的痕迹和记忆。

"好是雪满群山,玉纤频捻,泛清波文鹢。深院相逢人尽道,标格都从天锡。" 这几句转换了场景,从春日的温柔转向冬日的壮丽。雪覆盖着群山,女子的手指轻抚着玉石制成的乐器,泛舟于清澈的水波之中,与文鹢(一种鸟类)相伴。深院中偶遇的人,都说这是天然的刻印和标志。

"梦蝶徒劳,霜禽休妒,争奈伊怜惜。高楼谁倚,寄言休为横笛。" 这几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所思之人的深情和无奈。梦中追逐的蝴蝶,终究是徒劳;霜冻中的禽鸟,也难以忘怀那份相思。高楼上谁在倚靠,留下的话语,不再是横吹的笛声。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于春天的喜悦、对于女性之美的赞赏,以及对于远方所思之人的深切思念。

收录诗词(652)

史浩(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政治家、词人。高宗绍兴十五年(1144年)进士,由温州教授除太学正,升为国子博士。他向宋高宗建议立太子,以此受知于朝廷,绍兴三十二年,宋孝宗即位,授参知政事。隆兴元年,拜尚书右仆射。淳熙十年,除太保致仕,封魏国公。宋光宗御极,进太师。绍熙五年,薨,年八十九,封会稽郡王。宋宁宗登基,赐谥文惠。嘉定十四年,以子史弥远贵,追封越王,改谥忠定,配享孝宗庙庭。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 字:直翁
  • 号:真隐
  • 籍贯:明州鄞县
  • 生卒年:1106年—1194年

相关古诗词

明月逐人来.寿仙翁

莫嫌春浅。寒威俱敛。阳和至此时方见。

木君敷令,把雪霜扫断。要集德星胜伴。

为有仙翁,正尔名喧蕃汉。眉寿比、聃彭更远。

兼资勋业,已中双雕箭。清步槐庭影满。

形式: 词牌: 明月逐人来

武陵春.戴昌言家姬供春盘

报道东皇初弭节,芳思满凌晨。争看钗头彩胜新。

金字写宜春。四坐行盘堆白玉,纤手自和匀。

恰似蟾宫妙丽人。将月出浮云。

形式: 词牌: 武陵春

画堂春.茶词

小槽春酿香红。良辰飞盖相从。主人着意在金钟。

茗碗作先容。欲到醉乡深处,应须仗、两腋香风。

献酬高兴渺无穷。归骑莫匆匆。

形式: 词牌: 画堂春

采莲入破/采莲令

璇穹层云上覆,光景如梭逝。惟此过隙缓征辔。

垂象森列昭回。碧落卓然躔度,炳曜更腾辉。

永永清光晔炜。绵四野、金璧为地。

蕊珠馆,琼玖室,俱高峙。千种奇葩,松椿可比。

暗香幽馥,岁岁长春,阳乌何曾西委。

形式: 词牌: 采莲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