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画

城中车马多如云,林下相逢无一人。

城中甲第十万户,林下草堂空四邻。

胡为奔走上城市,归来两袖飞黄尘。

高堂素壁忽见画,使我顿觉清心神。

何时此地一相就,坐席甘与渔樵分。

借君清涧濯双足,借君松枝悬角巾。

更须长揖谢轩冕,相期岁晚终吾身。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贡性之的《题画》诗,描绘了一幅鲜明对比的场景:城市与自然、喧嚣与宁静、繁华与简朴之间的冲突与和谐。诗中以“城中车马多如云”开篇,形象地勾勒出城市的热闹与繁忙,紧接着“林下相逢无一人”则转而描绘出林间幽静与孤独的景象,形成强烈的反差。

“城中甲第十万户,林下草堂空四邻”进一步强调了城市与乡村的截然不同,前者是人声鼎沸、熙熙攘攘的繁华之地,后者则是远离尘嚣、静谧安详的世外桃源。诗人通过这样的对比,表达了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城市生活的厌倦。

“胡为奔走上城市,归来两袖飞黄尘”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城市生活压力和忙碌的不满,以及渴望逃离回到自然怀抱的心愿。“高堂素壁忽见画,使我顿觉清心神”则通过一幅画作,让诗人仿佛置身于清新的自然之中,心灵得到了净化。

最后,“何时此地一相就,坐席甘与渔樵分”表达了诗人希望有一天能真正融入自然,与渔夫樵子为伍,过上简单自在的生活的愿望。“借君清涧濯双足,借君松枝悬角巾”更是具体描绘了诗人想象中的田园生活情景,充满了诗意和浪漫色彩。

“更须长揖谢轩冕,相期岁晚终吾身”则是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彻底告别,对晚年回归自然生活的坚定决心。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生动,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方式的追求和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元代文人对社会现实的反思和对自然美的崇尚。

收录诗词(144)

贡性之(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杨文昭为刘敬思画

我家茅屋沧江边,屋头高树云相连。

秋声六月常在座,髣髴两耳闻钧天。

朅来城市住未久,已觉尘埃满衣袖。

高堂素壁忽见画,风雨如闻龙怒吼。

忆昔刘郎多好奇,七尺长身玉雪姿。

眼中为惜栋梁具,笑倩杨昭图画之。

杨生好画亦成癖,醉墨淋漓不停笔。

远山近水漫涂抹,铁干虬枝俨行立。

一时清致俱寂然,惟馀此画人间传。

精神恍惚夺造化,意象惨澹含云烟。

吁嗟二公不复见,把玩令人竟忘倦。

老夫白发已如此,往事悠悠泪如霰。

形式: 古风

雪山竹房为王御史题

海天冥冥同一色,雪花坠地大如席。

大凶奰屃号长风,片片吹落淇园中。

淇园之中何所有,琅玕个个青茏葱。

琅玕白雪两相敌,万籁无声昼岑寂。

孤鸾独鹤手可招,玉龙翠虬寒不蛰。

此时独有高洁人,爱此潇洒来相亲。

手携神仙绿玉杖,行随玉树歌阳春。

岁寒之节世□识,挺挺长身抱虚直。

会待金乌出旸谷,环佩锵铿弄苍玉。

始知不与雪俱消,要与人间洗尘俗。

形式: 古风

题画

琳馆依珠树,青山走游龙。

水流疑动石,云低不碍钟。

将寻采芝侣,于此谢尘踪。

形式: 古风 押[冬]韵

题画鹭鸶

秋堤柳疏疏,秋塘荷叶枯。

水浅微露石,水清还见鱼。

饮啄各自适,乐哉此舂锄。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