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游诗十八首(其十六)少年行调长安客

结束何翩翩,相逢洛阳陌。

流水照清扬,春风披绿帻。

俨然傅脂粉,相传化闳籍。

羞称霍家奴,云是馆陶客。

歌舞谁不怜,婉媚莫可逆。

沾沾喜任侠,黄金得还掷。

珠因弹雀损,锦以斗鸡坼。

而多青楼期,欲赴身无百。

且与酒人游,暂入蓬蒿宅。

枕藉唯衮衣,何有一缝掖。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张元凯的《北游诗十八首(其十六)少年行调长安客》描绘了一幅生动的长安少年形象。诗中,少年翩然而至,于洛阳陌上与人相逢,流水清澈映照着他的清秀容颜,春风中他头戴绿色头巾,显得风度翩翩。他脂粉未施却自有一种书卷气,传说他博学多识,不愿被冠以奴仆之名,而是自称馆陶之客,显示出他的自尊和志向。

少年的才情和魅力令人喜爱,他喜好歌舞,豪爽任侠,挥金如土,但又因沉迷于赌博,如弹雀损珠、斗鸡裂锦,生活放纵。然而,他并未完全沉溺于此,仍有对青楼生活的期待,但又深知自身能力有限,无法轻易涉足。他选择与酒友为伴,暂居简陋之处,仅有的衣物是官服,而非华丽的朝服。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少年的形象,展现了明代士人的矛盾心理和生活状态,既有豪放洒脱的一面,又有对现实的无奈和自我反思。

收录诗词(896)

张元凯(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北游诗十八首(其十七)留别京邑友尘

杖策长安门,言别长安客。

何为曰归时,翻使旅愁迫。

侠游多酒人,祖道临南陌。

马蹄雪中花,车轮冰上迹。

再歌毋庸归,乐酒暂今夕。

长剑挂左骖,白虹走前席。

荆玉罕人知,劝吾宝燕石。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北游诗十八首(其十八)汶上阻雪

我行阻徐方,日夕望吴国。

积雪覆皋原,千里同一色。

门前偃栅横,屋际孤烟直。

黄河冰正坚,芒砀云来黑。

狡兔潜以伏,饥鹰竟何食。

客子煨枯蓬,主人舂残稷。

何日见朝阳,肃彼南归翼。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金昌篇

青山浮震泽,紫霭凝沧溟。

既庶古吴邑,有美金昌亭。

金昌亭子碧城趾,傍临大道平如砥。

象纬台窥万雉雄,阊阖门开千片绮。

垂阳绣陌春载阳,芳草朱桥满路香。

甲第连云巢翡翠,人家临水扑鸳鸯。

玉楼天上近,金屋民间藏。

秾彼桃李葩,映此鹦鹉觞。

茂苑郁葱茜,胥江艳花月。

丽藻飞彩毫,芳尘袭罗袜。

清歌鸣凤舞惊鸿,宝树琼轩乐未穷。

芙蓉散乱妆台锦,兰麝氤氲步障风。

桂醑浮波玉为馔,高堂屋壁金珠缘。

虽非戚里与皇家,万户千门烂若霞。

玉帛南邻耀皎日,簪缨北里生光华。

清时富贵偏多暇,少岁欢娱昼为夜。

宅中歌笑尽金张,座上风流总王谢。

泽国无烦拥画轮,吴侬飞楫浪如银。

湖舸载将西子去,渚花开作馆娃春。

蝉鬓宫云薄,蛾眉山月新。

为雨乍逢情易合,倾城再见价难论。

由来金谷明珠贱,却笑临邛绿绮贫。

迷花醉月靡年载,相逢剩有朱颜在。

长风可破月可拾,直欲扬舲泛沧海。

沧海回波不复来,拂衣高眺吴王台。

吴王宫阙莽难辨,棘荆麋鹿令人猜。

棹歌犹唱乌栖曲,百花洲上蘼芜绿。

一川春雨鹧鸪鸣,鹧鸪声里年华更。

身世隙驹影,富贵草头露。

万物不可齐,士也何须遇。园有桃,歌且谣。

半生落魄无推择,大块与尔同逍遥。

长镵朝过买臣里,短衣暮上伯通桥。

举案徒自恭,庑下竟寂寥。

不挂会稽章,空老吴门樵。

形式: 古风

匣剑行

生长夫差国,家住专诸里。

锻鍊昆吾成,一匣明秋水。

秋水泠泠声绕扉,凄清中夜蛟龙归。

空庐独抱朗月卧,高天飒动霜华飞。

提携神物无人觉,何来白虹常在握。

锋芒卫霍耀天山,精灵荆聂倾河岳。

结客纷纷向五陵,呼卢博采且浮沉。

宁输百万留三尺,悬在腰间酬寸心。

鸊鹈新淬光如彗,照见人间不平事。

玉玦金镮日日间,匣中一掬明珠泪。

严城吹角秋夜清,风凄月肃邻鸡鸣。

揽衣起舞欲拔剑,无乃岁久青苔生。

莫邪空老无人齿,世人共宝铅刀耳。

幕南塞北行路难,酬恩报怨竟谁是。

沦落沉埋一蒯缑,耻将弹铗动诸侯。

丰城不掩干霄气,越石何嗟绕指柔。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