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驰道玉声寒送罗泽御史之南京

禁城钟鼓漏初残,佩玉声中引百官。

响度碧云双阙曙,清摇秋月九霄寒。

花边振处风霜肃,天上朝回雨露宽。

豸史承恩南去日,几回清梦听珊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宫廷晨起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皇家的庄严与肃穆。首句“禁城钟鼓漏初残”,以“禁城”点明地点,以“漏初残”暗示时间,营造出清晨的宁静氛围。接着,“佩玉声中引百官”一句,通过“佩玉声”这一细节,生动地描绘了官员们在钟鼓声中步入朝堂的情景,体现了皇家的威严和秩序。

“响度碧云双阙曙,清摇秋月九霄寒”两句,运用对比手法,一方面描绘了早晨阳光照耀下的宫殿显得格外明亮,另一方面又以“秋月九霄寒”暗示了清冷的夜空,形成了一种时空交错的美感。同时,“碧云双阙”与“秋月九霄”分别代表了地面与天空,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

“花边振处风霜肃,天上朝回雨露宽”则将视线从地面转向空中,通过“花边振处”这一动态场景,展现了风霜的肃杀之气,而“天上朝回雨露宽”则以“雨露宽”象征着皇恩浩荡,寓意深远。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也暗含了对皇帝恩泽的颂扬。

最后,“豸史承恩南去日,几回清梦听珊珊”表达了对即将前往南京任职的御史的祝福与期待。其中,“豸史”是古代监察官的别称,此处借指罗泽御史。“南去日”暗示行程,而“几回清梦听珊珊”则寄托了对这位官员旅途平安、梦想成真的美好祝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宫廷生活的庄重与神圣,同时也蕴含了对官员个人命运的关怀与祝福,是一首兼具艺术性和人文关怀的作品。

收录诗词(37)

郑珞(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钱塘怀古

双龙北去归辽海,匹马南来叹寂寥。

一代兴亡吴苑月,千年感慨浙江潮。

岳王墓上松声惨,伍子祠前剑气消。

游女不知行客恨,夜深湖上更吹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舟中寄罗宗让先辈

淮南草色赴离愁,江上潮声送客舟。

双鬓渐惊玄发变,一官长负素餐忧。

烟光暝积丹阳雨,春水寒生震泽秋。

乡思满怀吟望处,毗陵城上独登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次高侍郎韵

芳村渺渺带平沙,桑柘阴阴一径斜。

老去更堪身在客,病馀方觉眼生花。

虫声入夜惊秋早,雁影冲寒冒雨斜。

西望故乡情不极,白云飞处是吾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故宫人

云雨巫山梦已阑,衰容羞向镜中看。

歌成纨扇秋风冷,舞罢霓裳夜月寒。

玉箸暗垂今日泪,金莲空想旧时欢。

閒居寂寞谁相问,帘捲黄昏独倚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