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南乡子·题画》由清代诗人顾慧生所作,描绘了一幅山水画中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自然之美与诗人情感的交融。
首先,“叠嶂耸危屏,屏外烟螺点点青。”这两句以“叠嶂”、“危屏”描绘了山峦起伏、高耸入云的壮观景象,而“烟螺点点青”则以轻盈的笔触勾勒出远处山色的朦胧与生机,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充满活力的氛围。
接着,“谁向悬崖携杖听,泉声,曲折寒流绕涧鸣。”诗人仿佛亲自站在悬崖之上,倾听那清脆悦耳的泉水声,以及蜿蜒曲折的寒流在山涧中潺潺流淌的声音。这一场景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美妙,也暗示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此影忆曾经。”这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回忆,或许是对某次登山观景经历的怀念,或是对某种精神境界的追忆,体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丰富与细腻。
“苦被鞭丝促去程。”这里使用了“鞭丝”这一形象,比喻时间的紧迫与生活的忙碌,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中种种束缚与压力的无奈与感慨。
最后,“但许山椒添缚个,茅亭。便拟移家老此生。”诗人渴望在山巅建造一个茅亭,过上隐居的生活,表达了对自由自在、远离尘嚣生活的向往。这种愿望既是对自然美的追求,也是对心灵归宿的探寻。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山水景色的细腻描绘和诗人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以及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与追求。